正文复制
中国改革报/2025 年/5 月/19 日/第 001 版
解锁城市更新的可持续密码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 ,鼓励各方力量共同
推进城市更新的改革创新
本报记者 程晖
“项目跟着规划走,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5 月 15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在用地政策方面, 《意见》明确,推动土地混合开发利用和用途依法合理转换,明确用途转换和兼容使用的正面清单、负面清单和管控要求。建立健全城市更新实施机制,建立完善专项规划、片区策划、项目实施方案的规划实施体系。这三者分别对应城市、片区、项目三个层面,统筹协调推进城市更新。
《意见》提出了到 2030 年城市更新行动的主要目标、八项主要任务以及多项支撑保障措施。这份城市更新行动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将为下一步城市更新工作按下“加速键” 。
顶层设计推动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更多写作资料+微信:nuo18091 4】
今年以来,全国城市更新工作的推进步入快车道。
2025 年 1 月 20 日,全国城市更新工作部署视频会议在京召开。此后,多地纷纷召开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部署 2025 年城市更新重点任务。深圳、上海、贵阳、湖北省、河北省等多地陆续组建了住房和城市更新部门,明晰城市更新职能。
此次《意见》的出台为持续推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提供指引。
中指研究院研究总监吴建钦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此次政策出台的背景来看,一是城市更新是推动我国城市开发建设方式转型,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二是当前发展形势下,城市更新在稳增长、扩内需、惠民生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显现。三是近年来,城市更新在推进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的难点、堵点,需要顶层设计推动各地创新政策机制。
2024 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 67%, 进入城镇化较快发展的中后期。 从国际经验和城市发展规律来看,城镇化率达到 60%左右是社会矛盾和问题集中凸显的时期,这一时期英国、美国等许多国家都开展了城市更新工作。我国城市发展已进入以存量为主的新阶段,从解决“有没有”转向解决“好不好”问题,国家发展目标、市场需求、百姓诉求等都发生变化,城市建设必须主动适应这些变化,从关注增量、追求规模扩张、拉大城市框架转向关注存量、追求品质提升和结构优化。
近期,各地也围绕着城市更新开展各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