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arty Building
关于优化青年技能人才成长环境的
调查与思考
以北仑区为例
文 | 北仑区政协课题组DOI:10.16710/j.cnki.cn33-1272/d.2025.07.012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全社会弘扬精益求
精的工匠精神,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作为制造业大区,北仑区提出要深入开展“六促六优”专项行动,扎实推进“双一流双示范”建设,走中国式现代化北仑高质量发展

2024年8月,台晶(宁波)电子有限公司开展高级电工培训。
北仑区政协供图
之路。这些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技能人才的坚实支撑,特别是青年技能人才的加入。截至 2024年底,北仑区各行业领域技能人才总量达 21.7万名,其中 35 周岁以下青年技能人才有 8.1 万名。北仑区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取得积极成效,百余名技能精英斩获国家、省、市级殊荣。其中,4 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2 人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厚植青年技能人才成长沃土
立足区域产业发展实际,北仑区紧紧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转型升级对产业工人的需求,积极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努力打造“浙派工匠”金名片最佳实践高地,力争成为全市领先的技能人才生态区。
以赛促学, 锻造人才队伍。 连续举办七届 “港城技能之星”职业技能竞赛,开展车工、模具工等各类竞赛 100 余项,带动行业内、企业内自主
开展技能竞赛 100 余项,吸引上万人次参与技能比武和岗位练兵,进一步完善了“区—街道—园区—企业”多层次竞赛体系。通过各级竞赛,涌现出一批优秀技能人才。比如:浙江吉润汽车有限公司代表队的张忠志、张忠攀和张飞三位选手,在 2021 年第五届“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中,斩获新能源汽车创新制作竞赛职工组冠军;在 2022 年人社部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十九届全国机械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模具)中,北仑区职工阮音学、李树立表现优异,分别荣获全国综合成绩第一、第二名,并分别斩获职工压铸模具组特等奖、职工注塑模具组一等奖等荣誉。
建好阵地,构筑育才摇篮。技工院校是培养青年技能人才的主阵地,民办技工学校以其灵活的体制、多元的办学方式和敏锐的市场反应能力,成为技校教育的重要力量。从 2015 年创办第一所民办技校宁波北仑弘途技工学校开始,北仑区逐步探索出“三个扶持”(经费保障上扶持、场
45
025.07


arty Building
2024年9月27日,北仑区新碶街道大港工业社区举行电工技能赛。
北仑区政协供图
地设施上扶持、专业建设上扶持)政策,深化“民办公助”办学模式。2023 年 4 月,经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弘途技工学校升格为宁波市唯一一家民办高级技工学校。目前,北仑区有弘途和富通两所全日制技工学校,开设专业 20个,在校生近 3000 名,教职员工超 200 人。此外,总投资 2 亿元的宁波(北仑)公共实训中心设有智慧工厂、机器人应用等六个实训分中心,配备各类高端设备设施 200 台(套),可同时容纳 500 人进行培训。该中心免费向社会开放,累计有 6.5 万人次参与各类培训交流活动。
模式创新,拓宽育才路径。围绕制造强区、品质城区建设,依托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数字科技园、宁波(北仑)公共实训中心等平台,引进北仑利德智能产业人才研究院、宁波中智机器人智能制造培训中心等第三方培训机构,构建政府、第三方、高职院校、企业四方联动机制,充分发挥第三方培训机构在专业人才、技术资源等方面的优势,拓宽技能人才“引进—培养—就业—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