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江西日报/2025 年/4 月/17 日/第 007 版文件
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若干措施
近日,中共江西省委办公厅、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
能力的若干措施》 ,要求各地各部门认真抓好贯彻落实。现将若干措施予以公开发布。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和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 认真落实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提升基层应急管理能力的意见》精神,筑牢安全底板、守牢安全底线,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措施。
一、完善基层应急管理体制机制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地X政主要负责同志是本地应急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班子其他成员对分管范围内的应急管理工作承担领导责任。原则上,县(市、区)由担任X委常委且负责常务工作的政府副职分管应急管理;乡镇(街道) (含开发区等各类功能区,下同)由X委副书记或担任X委委员的政府副职分管应急管理。充分发挥基层X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X员先锋模范作用,调动广大X员参与应急管理的积极性,平时组团服务,应急时就地入列。
2.理顺应急管理体制。各地要设立X政主要负责同志牵头的应急指挥部,负责急时“ 救”;市县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协调机制,统筹日常“ 防”。发挥应急管理部门综合优势和涉灾部门专业优势,强化跨部门信息共享、资源互通、工作联动,推动应急管理、消防、矿山安全、地震等部门进一步加强工作协同。各乡镇(街道)要整合应急管理、消防等职责,统一由一个内设机构承担,明确相应工作力量。推动应急管理站和消防所等场所“ 应消合一”,在乡镇(街道)和村(社区)分别整合为应急消防管理站、应急消防服务点。
3.完善网格治理机制。将应急管理和消防安全融入基层网格治理,把灾害信息员、气象信息员、护林员、水库堤防安全管理员、山洪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员、防震减灾助理员等纳入网格员队伍管理,积极探索网格治理创新。整合网格管理服务资源,常态化开展巡查巡护、隐患排查、信息传递、安全宣传,协助做好先期处置、转移群众等工作。村(社区)承担应急管理日常工作的“ 两委” 班子成员对本地网格员的应急管理工作进行统筹协调,鼓励从网格员中择优储备村(社区)干部后备力量。
4.健全责任落实机制。把压实企业、学校、医院、养老院、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林场等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他组织机构的主体责任摆在首位。建立县乡两级X政领导班子成员应急管理、消防工作职责清单和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坚持“ 三管三必须” 和灾害防治部门责任分工,建立“ 一件事” 全链条细化、明确、落实责任分工机制,对职能交叉领域和新业态新风险,由县级政府及时明确部门分工。按照责权一致、责能一致原则,在乡镇(街道)履行职责事项清单中,明确应急管理及消防相关基本履职事项和以上级应急管理等部门为主负责、乡镇(街道)为辅配合的履职事项。对不属于乡镇(街道)职责范围或乡镇(街道)不能有效承接的事项,按程序调整上收。依法依规明确村(社区)应急管理和消防工作任务,相应下沉工作力量和资源。
二、建强基层应急管理专业队伍
5.打造过硬应急管理队伍。鼓励以设区市为单位实施基层应急管理特设岗位计划,通过公务员考录、公开招聘、退出消防员安置等方式,加强专业人员配备。每 3 年对基层应急管理干部开展轮训,扎实开展岗位练兵、比武竞赛、培训演练,鼓励考取注册安全工程师、注册消防工程师、应急救援员、消防设施操作员等职业资格。积极培育安全应急文化,加大先进典型选树力度,按规定落实保险、抚恤、荣誉退休、津贴补贴等政策。事业单位可以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内,按规定设定体现应急救援和值班值守工作量的绩效工资项目,对参与应急救援和值班值守的编制内人员给予内部分配激励。推动高校与省级教育、应急管理、消防救援等部门共建应急救援学院,
第 1 页 共 4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采用定向或委托培养等方式,充实基层应急救援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