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东方烟草报/2025 年/4 月/18 日/第 002 版综合新闻
发展产业成事业 挖掘文化建阵地
——贵州黔东南州局(公司)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 吴清海 通讯员 宋盛胜
4 月的春风拂过苗侗大地,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到处是生机勃勃的景象。近年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烟草专卖局(公司)履行社会责任,尽心尽力,融入乡村振兴大局,与淳朴的乡村百姓携手同行,助力乡村发展。
铸就振兴引擎
天气越来越暖和,黔东南州局(公司)驻施秉县白垛乡半河村第一书记王炳棋与驻村工作队
队员最近忙着指导烟农耕地起垄,为即将到来的烟叶移栽工作做好准备。
助力乡村振兴,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
2021 年以来,黔东南烟草共计联系帮扶 26 个村。针对各村实际,他们立足主业,多元发展,聚力壮大集体经济,推动各村产业发展。
烤烟是半河村村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驻村工作队一直将抓好烤烟生产视为驻村工作的重中之重。王炳棋积极协调白垛烟站技术员,按照结对帮扶的方式在烟叶生产各环节进行现场教学指导。
针对以往老式烤房温控不精准、烤后烟叶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驻村工作队积极争取支持,协调帮扶资金建起 20 座现代化密集烤房。这些烤房配备了更为精确的温度控制系统,极大提升了烤烟品质,减轻了烟农的看护负担。
“ 有驻村工作队的帮助,我们种烟底气足。” 半河村烟农张万友说。在全州各帮扶村,形形色色的帮扶产业发展得如火如荼。
在剑河县南明镇大洋村,剑河县烟草专卖局(分公司)帮扶发展的红心猕猴桃产业已发展近
10 年,不少村民靠种植猕猴桃鼓起了腰包,同时也有效带动了周边村民陆续种植葡萄、桑葚等,总面积超过 400 亩。据了解,大洋村的水果产业每年可带动户均增收 2 万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