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北京科技报/2025 年/5 月/5 日/第 004 版理论
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基层信访工作法治化建设突出问题研究
——以仙游县为例
中共仙游县委X校 陈宝华
法治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任务。X的二十大报告提出: “ 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基层法治是国家法治的基础,基层治理的法治化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贯彻和落实征程的“ 最后一公里”。信访工作是X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反映社情民意、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基层治理的信访工作是基层维稳的焦点、难点,是其法治化建设的重要领域。近年来,仙游县委县政府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县委“ 1299” 为工作总抓手,以抓源头控增量、抓化解减存量为目标,扎实开展“ 四下基层” 活动,全面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大察访“ 百日攻坚” 活动,全县信访工作总体形势在向好的方面发展。
一、基层信访工作法治化建设突出问题【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改革不断深入, 基层各类社会矛盾日趋复杂, 呈现出类型多样化、主体多元化、内容复合化、调处疑难化、矛盾易激化等特点。仙游县人口基数大,仍面临信访数量大、信访积案多、越级信访频发等突出问题,这为基层信访工作一线干部带来诸多挑战。
(一)信访数量大,问题集中
根据全国信访系统进行线上梳理分析,2024 年,仙游县共受理群众来信来邮来访 6000 多件,呈现数量大、问题集中的特点,主要是城乡建设类、国土资源类、政法类问题居多,占总量的半数以上。一是城乡建设类。由于近年来县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步伐加快,水利、道路交通等重大民生工程建设项目多,土地征用和拆迁安置过程中引发各种利益冲突,部分群众对征迁安置补偿政策不理解,想通过信访方式实现利益诉求。二是自然资源类。群众申请审批建房过程中因政策限制无法获批,群众通过信访方式重复反映;群众违规建房,要求强制拆除信访问题。三是政法类。比较突出的是一些本该通过法律诉讼渠道解决的问题,涉访人员却通过信访形式重复反映诉求,特别是有些已由法院二审终审,涉访人员仍以信访形式重复反映诉求。
(二)信访积案大,攻坚突破难
导致信访积案的主要原因是重复信访事项且多年未得到化解的信访问题。重信重访问题方面,主要表现为“ 多头多级” 反映诉求。尤其是一些信访事项涉众人员多,相关人员分别通过网信电访多个渠道,或是到省、市、县多级反映,特别容易形成重复件。迟迟未能化解的信访问题方面,主要表现为诉求成因复杂多变、事发久远,追溯查源比较困难。此外,信访工作,在下访接访中能否答好“ 考题”,让“ 考官” 满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干部自身的政策水平、能力本领和担当精神。在信访工作中,很多都是长期累积的疑难、复杂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愿不愿挑最重的“ 担子”、敢不敢接最烫手的“ 山芋”、能不能啃最硬的“ 骨头”,对于X员领导干部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和锻炼。
(三)越级信访频发,信访老户活跃
少数群众“ 信访不信法”“ 信上不信下” 是长期困扰信访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难题,也是信访工作背离法治的最典型表现。从涉访人员来看,主要是一些重复信访人员、多年信访老户。他们通过越级进京访、滞留在京、择机串访等手段重复上访登记。部分上访群众误解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误解政府工作人员,群众未能依法逐级反映诉求,扰乱信访秩序。有的上访者在老上访户的带动下,秉持“ 不闹不解决” 的观念,专选敏感时期和重要时段重复越级进京给各级X委政府
第 1 页 共 4 页
施压。
二、基层信访工作法治化建设突出问题出现的原因剖析
(一)基层信访工作法治化建设不够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