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dawenge2014
赤峰日报/2024 年/12 月/27 日/第 008 版专版
长胜镇:“ 农” 墨重彩绘“ 丰” 景 产业发展促振兴
通讯员 汪东磊 赵佳男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敖汉旗长胜镇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凝心聚力、奋力攻坚,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产业发展步履铿锵。长胜镇处处涌动着高质量发展的勃勃生机,闪耀着熠熠光彩,一幅幅特色农业多彩新图景徐徐铺展。
冷棚西红柿化身“ 致富果”
念好产业“ 致富经”,孕育丰收新希望。当第一缕晨光穿透薄雾,长胜镇西红柿冷棚内一颗颗圆润饱满的西红柿掩映在绿色藤蔓间,红绿相间、可爱喜人。工人们忙着采摘、装箱、运输,忙碌的场景、丰收的喜悦,奏响了致富“ 增收曲”。
“ 我种了 9 个西红柿棚,现在市场价格不错,精果能达到一斤 2 块钱,今年又丰收了。” 有着 16 年种植经验的长胜村种植户贾国宗忙碌又开心,看着西红柿被销售出去,开心得合不拢嘴。长胜镇西红柿酸甜可口、色泽红艳、圆润饱满,耐储存运输,深受市场青睐和客户好评,产品更是供不应求。小小西红柿已经远销江西、广东、福建、上海、北京等地,成为各地餐桌上的可口美食。今年以来,长胜镇以调结构、促增收为重要抓手,推动设施农业规模化、高效化、绿色化发展,做足“ 冷棚经济” 文章,累计发展冷棚 4000 亩,其中冷棚西红柿 2000 亩,种植品种为思贝德,亩产 1.5 万余斤,2000 亩冷棚西红柿总效益 4500-6000 万元。一栋栋西红柿冷棚,成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 热” 产业。长胜镇将继续培育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新增长点,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立足资源禀赋,推动现代设施农业成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乡村振兴的“ 新引擎”。
硕果沙棘映红“ 致富路”
在长胜镇六顷地村沙棘产业园,沙棘树随风摇曳。一串串晶莹剔透的沙棘果挂满枝头,呈现
出一派丰收的景象。
采摘现场,工人们穿梭在林间,熟练地剪枝,将沙棘果运到冷鲜库进行贮藏。 “ 今年进入收获期的沙棘有 1000 多亩,每天大概有 100 余人在这务工,采摘的沙棘果就地装箱,最后加工成不同种类的沙棘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采摘工人张利民说。
经过几年发展,六顷地村沙棘产业园已经栽植中华沙棘、俄罗斯选优沙棘两大类共 19 个品种,培育沙棘树 11 万株。年产沙棘果 700 多吨,直接收益超过 400 万元。通过打造“ 企业+农户+基地” 模式,盛果期以最低保护价收购沙棘果,间接带动当地群众人均增收 4000 元,生态持续改善带来的红利显著增多。据了解,沙棘栽植四年后可挂果,亩产沙棘 0.5 吨,每亩沙棘收入在3000—4000 元,纯收入可达 800—1000 元,据估算,该项目收益后纯收入可达 72—90 万元。栽植沙棘在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的同时,还解决当地部分劳动力务工就业问题,带来更加可观的经济效益,沙棘产业的蓬勃发展,实实在在的惠及群众,真正实现生态、社会、经济的三效合一。
长胜镇采取“ 龙头企业+沙棘种植基地+农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