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江苏经济报/2025 年/7 月/4 日/第 T10 版理论
“ 橄榄绿” 融入“ 思政红”:退役士兵赋能高校思政教育的实
践路径
南京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陈龙
摘要:“ 橄榄绿” 和“ 思政红” 是高校思政教育中两大具有非凡特点的靓丽色彩。通过将退役军人的军旅经历和感悟融入思政课堂,能够使思政教育更加生动、真实,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此外,也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军人作风,促进校园的和谐稳定发展。
关键词:橄榄绿;思政红;退役士兵;高校思政教育
在当今时代,国防教育与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国家高度重视国防教育,将其视为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国防意识的重要举措。国防教育不仅关乎国家的安全与稳定,更是培养新时代青年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关键环节。与此同时,高校思政教育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核心途径,承担着塑造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任。发挥退役军人独特的优势和特点,有助于高校更好地开展思政教育,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青年人才。
一、“ 橄榄绿” 融入“ 思政红” 的内涵阐释(一)“ 橄榄绿” 与“ 思政红” 的内涵
“ 橄榄绿” 通常是军装的颜色,是军人的象征色,代表着军人的外在形象。从象征层面来讲,“ 橄榄绿” 寓意着和平,就像橄榄枝代表和平一样。军人身着橄榄绿军装,肩负着维护国家和平与安全的重任。他们远离家乡,在边疆站岗,在危险地带维和,橄榄绿的军装如同一种无声的承诺,守护着这片土地的安宁。
“ 思政红” 代表着思想ZZ教育,红色是中国共产X革命精神的象征,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思想ZZ教育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旨在培养人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具备良好的思想ZZ素质、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在中国,思想ZZ教育肩负着铸魂育人的重大责任,传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引导人们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 橄榄绿” 融入“ 思政红” 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 橄榄绿” 融入“ 思政红” 的重要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影响,退役军人在军队中所接受的教育和训练,是其成长和发展的重要社会环境因素。军队通过严格的纪律约束、思想ZZ教育和军事训练,培养了退役军人的集体主义精神、纪律意识和奉献精神,这些品质与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价值观高度契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 橄榄绿” 融入“ 思政红” 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国防教育和思想ZZ教育, 强调要加强全民国防教育, 巩固军政军民团结,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凝聚强大力量。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将退役军人的军旅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正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实践。
此外,思想ZZ教育的相关理论也为二者的融合提供了有力支撑。思想ZZ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们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全面发展。退役军人在高校中的思政教育是思想ZZ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将“ 橄榄绿” 融入“ 思政红”,可以利用退役军人的独
第 1 页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