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合肥日报/2025 年/3 月/28 日/第 004 版专版
合肥市 2024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
2025 年 3 月 28 日
合肥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合肥调查队
2024 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X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X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稳中求进、逐新而上,全市经济承压奋进、再上台阶,社会大局和谐稳定,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2]13507.69 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6.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343.26 亿元,增长 3.0%;第二产业增加值 4961.25 亿元,增长 8.4%;第三产业增加值 8203.18 亿元,增长 4.8%[3]。三次产业结构为 2.5:36.7:60.7。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 GDP136063 元(折合 19105 美元) ,比上年增长 4.1%。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 812.7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6.1 万人。常住人口 1000.2 万人,增加 14.9 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86.38%,提高 0.83 个百分点。全年出生人口 7.9 万人,出生率 7.98‰;死亡人口 6.1 万人,死亡率 6.15‰;自然增长率 1.83‰,比上年提高 0.01 个千分点。
第 1 页 共 10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2024 年城镇新增就业 21.43 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 4.27 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 0.79 万人。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 0.4%,其中食品烟酒价格上涨 0.6%。
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规模以上工业[5]中,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比上年增长 12.6%,占规模
以上工业产值比重 55.8%,比上年提高 1.1 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产值增
长 37.6%;新能源汽车产量 137.61 万辆,总量占全国 10.5%。新型显示产业链产值增长 21.5%;
液晶显示屏产量 5.85 亿片。规模以上服务业[6]中,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
827.65 亿元,增长 20.5%,占规模以上服务业比重 23.6%。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7]中,实物商
品网上零售额[8]626.92 亿元,增长 16.0%,增速创近 3 年同期新高,占限上零售额比重 24.6%,
比上年提高 2.3 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中,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 16.2%,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22.9%,占比创近 9 年新高。
市场活力持续增强。 全年新登记各类经营主体 31.46 万户, 年末实有经营主体达 178.73 万户,比上年末增长 5.8%。全年新增“四上”企业 1829 户,创历史新高,比上年增长 26.2%;年末拥有“四上”企业 11701 户,净增 1065 户。全年净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1724 户,总数达 10130 户。
民营经济蓬勃发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民营企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18.0%,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 55.9%,比上年提高 1.1 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服务业民营企业营业收入增长 12.0%,占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比重 68.2%,提高 13.5 个百分点。
第 2 页 共 10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二、农 业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 71.80 万公顷,比上年增长 0.6%。其中,粮食作物 52.79 万公顷,增长 0.2%;蔬菜 9.89 万公顷,增长 1.4%;瓜果 1.14 万公顷,增长 2.2%;油料 7.39 万公顷,增长3.1%。
全年粮食总产量 302.32 万吨,比上年增长 1.2%。其中,夏粮 62.12 万吨,增长 1.5%;早稻
21.09 万吨,下降 1.5%;秋粮 219.11 万吨,增长 1.4%。蔬菜产量 260.59 万吨,增长 2.3%。瓜果产量 30.80 万吨,增长 2.6%。油料产量 18.80 万吨,下降 5.0%。
年末生猪存栏 76.90 万头,比上年末下降 2.9%;出栏 159.92 万头,下降 5.1%。全年肉类总产量 36.37 万吨,比上年下降 1.0%,其中猪牛羊肉产量 14.05 万吨,下降 5.9%。禽蛋产量 22.53万吨,增长 0.7%。牛奶产量 12.30 万吨,增长 19.6%。水产品产量 25.42 万吨,增长 2.8%。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 511.73 万千瓦。 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 87.4%, 比上年提高 0.9个百分点。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 436 万亩。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580.99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3.2%。三、工业和建筑业
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2875 户,比上年末增加 228 户。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14.8%。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 7.4%,股份制企业增长 18.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 13.9%。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增长 8.8%,制造业增长 15.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 7.5%。分行业看,37 个工业大类行业有 29 个保持增长。其中,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增长 38.5%,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 26.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 10.4%。
规模以上工业统计的主要产品产量中,新能源汽车增长 84.5%,彩色电视机增长 12.6%,家用洗衣机增长 11.8%,液晶显示屏增长 11.2%。
第 3 页 共 10 页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 503.98 亿元, 比上年增长 36.7%。 分门类看, 采矿业利润 21.34亿元,增长 24.9%;制造业 456.37 亿元,增长 35.5%;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26.27亿元,增长 79.8%。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 86.91 元,比上年减少 0.52 元。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 1876.34 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2.5%。年末具有资质等级的
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 2141 户,其中产值超 10 亿元企业 73 户、超百亿元企业 16 户。房
屋建筑施工面积 21270.94 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 17.9%;房屋竣工面积 3778.48 万平方米,下降
36.6%。
四、服务业
全年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 1439.13 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6.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 726.81 亿元,增长 3.8%;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 304.42 亿元,增长 5.6%;金融业增加值 1265.20 亿元,增长 6.2%;房地产业增加值 872.59 亿元,下降 0.2%;其他服务业增加值 3571.73 亿元,增长 4.9%。
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 3505.83 亿元,比上年增长 11.4%。其中,信息传输、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 17.0%,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