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江苏经济报/2025 年/3 月/7 日/第 T08 版理论
审计领域的环境、社会与治理:研究热点与展望
南京审计大学 陆远舟
摘要:近年来,ESG(环境、社会、治理)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热门话题,国内外审计领域的 ESG 信息披露、鉴证、评级等方面都有一定发展。本文梳理了国内外审计领域关于 ESG 的法律法规、准则、研究等,阐明当前审计领域 ESG 研究热点,为审计行业参与并促进企业践行ESG 相关要求提供参考。
关键词:ESG;审计;可持续发展引 言
ESG 是环境、社会和治理的英文缩写,可以对上市公司所具有的社会责任感进行衡量。环境指的是企业的生产环保手段、废物处理方式等对环境的影响;社会指的是企业的职场性别平等、员工薪酬福利等对社会的影响;治理指的是企业内部管理层的监督效果、高层是否腐败等公司治理问题。审计机构对 ESG 报告进行审计,是确保这些非财务信息披露质量、提高报告透明度和可信度的重要一环。 审计结果可以为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提供权威的 ESG 信息, 从而分析该企业所具有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以便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判断其是否符合长期投资的要求,从而作出更科学的投资决策。
一、ESG 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准则梳理(一)国际方面
自 ESG 概念提出以来, 国际组织与机构陆续发布了多项信息披露原则和指引, 其中全球范围使用较广的是联合国责任投资原则和由全球报告倡议组织发布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在交易所层面,联合国部分机构为了推动各国交易所相互学习,增强多方合作以促进可持续投资理念,提出了可持续证券交易所倡议(陈宁和孙飞,2019)[1]。
除此之外, 可持续发展会计准则委员会和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也致力于 ESG 报告标准的制定。 前者发布的可持续发展会计准则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报告概念框架, 考虑到行业的差异,且每个准则都设定了会计指标和定性指标;后者发布的《工作小组关于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的建议书》 提出了由治理、 战略、 风险管理、 指标和目标四大核心要素组成的气候信息披露框架 (黄世忠,2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