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贵州民族报/2025 年/5 月/13 日/第 B01 版理论研究
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乡村振兴的思考
广东工业大学 陈欣雨
农业生产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既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使命,亦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核心支撑。对于我国而言,巩固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面临不同的发展初始条件与阶段性特征,这要求我们在目标设定上必须统筹考量粮食安全维护、农业劳动力就业保障与农民持续增收三大维度。值得注意的是,农业现代化本质上是工业化与城镇化演进的历史产物,中国要实现农业领域的现代化转型,必须依托工业反哺与城镇带动效应,推动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具体而言,唯有立足基本国情及农业人口占比相对较高的特殊结构,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方能稳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构建可持续的农业农村发展格局。深入解析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的内在作用机理,有助于精准识别当前发展阶段和水平,进而构建具有针对性的干预体系。唯有如此,方能有效迎接制约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挑战,促进城乡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更多写作资料+微信:nuo18091 4】
随着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已迈入新的历史方位,当前阶段的核心矛盾已发生结构性转变,农民就业问题得到阶段性改善,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构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机制成为该领域的核心诉求。基于这一发展格局的演变,需构建多维度的政策协同体系,具体策略路径可归纳为以下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