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dawenge2014
羊城晚报/2024 年/12 月/25 日/第 A05 版美丽中国行动者——绿美广东深调研
细调查 强规划 广东擘画林业家底“ 一张图”
羊城晚报记者 胡彦 黄颖琳 张爱丽
一队人马,一场普查,绘就一张底图;一抹古绿,一腔情怀,见证绿意变迁。
自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深入推进以来,在这片海岱相连、山川秀美的土地上,就不乏一群来自广东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以下简称“ 规划院”)的“ 最强大脑” 的身影。他们翻山越岭,丈量生态脉络,探寻绿色本底,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筑牢根基;他们精心设计打造智慧林业背后的有力支撑,巧妙构筑智慧林业的坚实支柱,为林业高质量发展深植绿色底蕴。
“ 今年,我院扎实开展林草湿荒普查工作,积极做好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技术支撑,服务集体林权制度深化改革,持续推进‘ 感知林业’ 平台建设,发展林业新质生产力,开展林业发展‘ 十五五’ 规划前期研究,为编制我省林业保护发展‘ 十五五’ 规划夯实基础,助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日前,在规划院的展示大厅,院长林寿明与记者分享了广东“ 高颜值” 生态答卷背后的林勘故事,以及规划院一年来的“ 答题” 情况。
深入林草湿荒普查 绘就生态保护底图
今年夏天,羊城晚报刊发的《翻山越岭 13.5 小时,只为林间 1 亩方地》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当时,记者跟随规划院林勘人的脚步,深入位于清远英德市东华镇的 409 号固定样地,翻山越岭、蹚水过坑,用厘米级仪器仔细复查山顶的“ 1 亩方地”,获取林地生态环境、森林结构和物种组成等宝贵信息。
一个个这样的一亩大的样地,对摸清全省林草资源本底及生态状况而言至关重要。样地布设到哪里,林勘人的脚步就遍及哪里。为了摸清广东绿色“ 家底”,他们年复一年地投身于这项普查大业。
今年,广东省内布设林草湿荒样地 1747 个。普查图斑多分布在山头地块,任务重、时间紧,给基层调查人员带来极大困难。他们常常披星戴月,天未亮便踏上征程,直至夜幕降临才收工下山。外业山路险峻难行,队员们常需在荒僻无路的山间攀爬,甚至开辟新径,容易失足落入山坑受伤,还需要直面虫蛇野兽的威胁。然而,无论风雨交加还是烈日炎炎,他们都坚守职责。
从今年 4 月下旬启动调查工作起,规划院的外业调查历时 60 天,在全国样地调查进度中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