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体制内升迁提拔的真相:平台的差距,有的人你努力一辈子也达不到别人的起点,这就是现实
今天聊平台这个话题,我先问大家,大家认为在社会上生存平台重要还是能力重要?很多人觉得,能力才是决定一切的关键,只要自己足够优秀,在哪里都能发光发热。这话听起来没错,但在体制内,平台的重要性远超你的想象。你在什么样的平台上,你就能施展多大才华。能力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不断提升和提高的,是个变量,很容易实现。但是个人的平台,想进入上层平台,跨越阶层,是比较困难的,往往不容易实现。平台不仅决定了你的起点,更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职业天花板。很多人都说体制内升迁提拔要有关系,有人脉,这我赞同。但是,也不能忽视平台的重要性。你有关系和背景,你在一个县里面的局,也不可能一下子给你提拔副科长。在科级单位,副科长就是班子成员了,班子副职。不管体制内还是体制外,都是如此,都是一个道理。我一直坚信,体制内外做人做事的道理都是相通的,在体制内混得好的人,在体制外一定也能混得好。在体制外,你在私企、民企打工,跑滴滴、送外卖,这些都不是平台,这些只能叫做生存,混口饭吃。在体制内,部委有部委的平台,省直机关有省直机关的平台,基层乡镇有基层乡镇的平台。在体制内,真正能决定你能走多远的就是平台。你假如在乡镇基层卫生院,和你在省级人民医院,再或者你在北京协和医院工作。同样都是医生,平台不一样,决定你未来能走的路,接触的人都不一样,视野和角度都不一样。同样,你在县城工作,和你在北上广深工作,视野格局也自然不一样,大城市有大城市的格局。王立群老师说:“人生最重要的是平台,一个人的一生能不能成就一番事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处在什么样的平台之上。所以,有的人和我说,老教授我太想进步了。我说你在县局,你着啥急,你干一辈子也就是股长到头了。难道还想上副处,进县委班子成员啊。别太着急,要学会打持久战。你把同事熬退休了,你自然就上去了。你在县城乡镇,你一辈子能混个科级干部,你家祖坟都冒青烟了。而你在国家部委,你干一辈子能混个二级巡视员退休,副厅级。有的人起点就是他人的终点,这句话一点都不假。我两个朋友,一个在国家部委,35岁就是副处级干部,还有一个朋友52岁了,在县财政局,还是正科。差距那么大,就是平台。平台低,那你就要自己努力,去更好、更高的平台。你是事业单位,那你就考公务员;你已经是公务员了,那你就遴选到更高的单位。遴选是现如今非常好的一条出路,现在很多县城局长们正在纷纷“消失”...不是被查了,也不是提拔了,而是参加遴选考试,考走了。
最近,河南县城局长考入省委组织部,到福建审计局副局长上岸省厅,再到江西基层干部冲进省委金融委......
越来越多实权领导主动放下职务,只为通过遴选打破职业天花板,进入更高的平台。
遴选,让基层实干者在更大舞台施展拳脚,这也是无数基层干部毅然选择它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