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甘肃日报/2025 年/2 月/10 日/第 005 版综合
科技赋能“ 希望的田野”
——省科协实施基层科普行动成效显著
新甘肃· 甘肃日报记者 吴涵
从田间地头到生产车间,从科普小院到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联合会⋯⋯近年来,甘肃省科学技术协会通过着力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打造科技小院、科普小院,壮大农技协等基层组织,创新机制和优化服务,不断引导科技资源、科普资源下沉到农业生产的最基层,构建经纬纵横、全面覆盖的农村科技服务新格局,有力助推我省“ 牛羊菜果薯药” 六大特色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科技小院:农业科技创新的孵化器
科技小院是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一种创新模式,其核心理念是以科研人员“ 走进田间、服务农民” 为基础,将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企业的技术力量组织起来,为农业各环节提供精准支持和系统化服务。
这种“ 嵌入式” 服务模式,不仅实现了科技人员与农民的无缝对接,还推动了农业科技的快速落地,促进了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和乡村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
2023 年,礼县苹果科技小院依托礼县秦卤苹果产业协会联合会、陇南师范学院、甘肃良源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紧接着,在陇南师范学院电子商务学院团队的主导下研发了苹果脆片,还引进了智能分拣和加工设备。
同年,甘肃良源农业有限责任公司投产苹果脆片项目,年产值高达 6390 万元,智能分拣苹果 5000 吨,生产苹果脆片 300 吨。
“ 3 斤苹果可以加工成一箱 20 克 8 袋装的苹果脆片,优质脆片的售价可达 40—45 元,附加值比鲜果要高得多。” 礼县秦卤苹果产业协会联合会会长康永良告诉记者。
同在 2023 年获批成立的,还有甘肃成县食用菌科技小院,这个小院以“ 协会+公司+基地+农
户” 的产业发展模式运作。
冬日里,走进陇南市成县的羊肚菌种植大棚,技术员正对村民进行技术指导。
“ 羊肚菌一般在冬天种植,春季采收。” 成县食用菌协会负责人于连泽告诉记者,“ 2024 年,我们在陇南推广羊肚菌菌种面积达 500 多亩。推广过程中,还通过培训和示范,确保农民顺利开展食用菌栽培工作。”
甘肃成县食用菌科技小院建成以来,培训菇农 3000 多人次,技术咨询 6000 多人次,入户、进棚、实地指导 1000 多人次。创建的五个基地,带动种植大户 400 多户,栽培食(药)用菌品种 10 类,袋料栽培 600 多万袋,食(药)用菌、珍稀菌栽培面积 10 万多平方米。全县食用菌产值达 5000 多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