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贵阳日报/2025 年/1 月/12 日/第 T08 版2025 市两会特刊
创新潮起风正劲 奋楫扬帆勇争先
——贵阳高新区以“ 三抓” 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杨蕾 陈佳艺 李雯文 杨婷
时序更替,一元复始。回眸刚刚过去的 2024 年,贵阳高新区科创浪潮奔腾涌动,创新要素加快聚集,人才活力竞相迸发,新质生产力蓬勃生长⋯⋯处处都是奋斗向前的轨迹,处处呈现最美的风景。
这一年,贵阳高新区坚持“ 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 的使命,牢牢把握“ 高”“ 新” 发展定位和首要职责,瞄准产业、科技、人才三大主攻方向,抓好园区建设、体制机制、项目管理、营商环境四大基础工程,推动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发展。
一项项前沿科技成果, 一件件高精尖产品, 一个个接连攀高的创新突破, 一系列创新举措 “ 落地生根”、利好政策“ 开花结果”,勾勒出贵阳高新区加速科技创新的坚实步伐。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发,勇进者胜。当下,贵阳高新区正旗帜鲜明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最大限度将资源优势、发展机遇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胜势,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聚焦“ 三抓” 产业向“ 新” 而行
2024 年,贵阳高新区在全国 178 个国家高新区中,综合排名第 36 位,创历史新高。
排名榜上的变化,折射出的是贵阳高新区产业发展的强劲势头,更反映出贵阳高新区以科技
创新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持续努力。
随着黎阳、振华、林泉等越来越多企业从贵阳高新区出发,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迅速成长为行业龙头,并逐步带动上下游企业汇聚,贵阳高新区依托这些链主企业,打造了航空发动机、微特电机、电子元器件“ 三大生态圈”,并以“ 三圈” 建设为抓手,聚焦生产、创新、保障“ 三端”,发挥产业链中的龙头企业作用,构建以“ 两主一特” 产业为核心的地域产业多维网络体系和产业布局,为全区高质量发展闯出“ 新” 路。
如今,全省已吹响“ 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 的“ 冲锋号”,打响开年就开跑、起
步就冲刺的“ 发令枪”。
贵阳高新区迅速以贵州科学城建设打开工作局面,把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产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聚焦产业发展需求,加强科技供给,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聚焦“ 四城” 联动持续发力,加强产业、科技、人才联动,在谋与干中抓好“ 三抓”“ 头号工程”的落实。
在前不久举行的贵州科学城科技创新暨“ 四城” 联动交流周开幕式上,贵州科学城与云岩区、南明区、花溪区、乌当区、白云区、观山湖区、清镇市、修文县、息烽县、开阳县签订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合作协议,通过共享“ 一张网”“ 一平台”“ 一生态” 科技成果库、技术需求库、科技人才库等科技优势资源,强化区域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凝聚起“ 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 的共识与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