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纪检监察报/2025 年/5 月/6 日/第 006 版求实
四川纪检监察机关深入开展群众点题工作
构建监督闭环 破解民生难题
本报记者 黄彭
去年以来,四川纪检监察机关全面深化群众点题工作,构建“ X委主责、政府主抓、纪委主推、部门主办、群众主评” 长效机制,以“ 照单全收、闭环管理、同题共答” 的创新实践,让监督直抵民生末梢,深挖问题线索,严惩“ 蝇贪蚁腐”。2024 年,该省纪检监察机关共收集群众诉求 72.7 万件,推动解决 70.7 万件民生难题,形成群众信任监督、监督回报信任的良性循环,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鼓励群众“ 点题”,及时回应关切
“ 我的低保终于办下来了,现在生活有了保障⋯⋯” 前段时间,资阳市乐至县高寺镇三河咀村的张大爷反映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近日,他又专程来到镇纪委,向纪委书记贺婷反映了新的问题。
“ 现在群众反映问题的积极性很高。” 据贺婷介绍,此前高寺镇纪委年均受理群众诉求反映不足 30 件,自 2024 年开展全面深化群众点题工作后,仅去年收集各类问题反映达 269 件,推动解决 252 件,群众诉求办结率达 93.7%。
变化始于 2024 年年初,四川省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带队,赴各市(州)基层一线开展实地调研,与纪检监察干部、群众面对面交流,了解掌握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第一手资料。
“ 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群众感受最直接、了解最清楚。但从之前调研了解的情况来看,群众主动反映问题的积极性并不高。” 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 大部分群众不清楚哪些属于作风或腐败问题,也不清楚哪些问题可以向纪委反映,加上基层熟人社会,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往往不愿意反映问题。”
贺婷对此深有体会,“ 在群众眼中,X政机关、事业单位、群团组织,甚至是村支‘ 两委’ ,都代表政府,纪委也是如此。如果群众反映了问题却没有得到解决,或因不属于职责范围而拒绝受理,极易降低群众对X和政府的信任度,影响群众向纪委反映问题的积极性。”
如何激发群众主动参与监督、反映问题的积极性?四川积极探索新路径,全面深化群众点题工作,鼓励群众积极向乡镇(街道)纪(工)委反映问题,任何问题都可以反映。乡镇(街道)纪(工)委对所有问题照单全收,立足职能职责分类处置,对业务范围内的检举控告及时办理,对业务范围外的问题诉求分流转办,挂账销号管理,全程跟踪督办,及时回应群众关切。
各乡镇(街道)通过公示栏、村(居)民微信群、“ 村村通” 广播,以及召开村(居)民大会、坝坝会等形式,开展全覆盖宣传,鼓励群众积极反映问题。同时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既运用好网络举报平台、举报电话等渠道,又通过集中接访、进村入户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广泛收集问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