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农村金融时报/2025 年/3 月/31 日/第 A03 版综合
长乐农商银行 坚守“ 支农支小” 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
今年以来,长乐农商银行积极贯彻落实上级部署要求,主动承担起地方金融主力军的重任,深入践行“ 金融为民” 的理念、突出乡村振兴主责、专注支农支小主业,不断拓展普惠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以普惠金融为笔、蘸满创新之水,绘就服务乡村振兴、赋能实体经济的时代新篇章。
做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先行者
“ 全靠数字化推动农业生产,现在管理更方便、更精准,种植的西红柿不仅品质好,还省人工,成了我们村的‘ 金果果’ 。” 走进福建福州市长乐区鹤上镇某农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创始人老王拿着一颗颗饱满红润的西红柿得意地说。
在该农业专业合作社,处处可以感受到科技创新为传统农业赋能。技术人员对着数字农业平台,实时监测大棚里的温度、湿度、墒情、作物长势和病虫害等各类数据,通过比对分析,确定大棚内的西红柿地块水肥、长势情况,并根据各类数据制定近期管理配套方案。
“ 2017 年开始,我们开始探索数字农业模式,得到了长乐农商银行资金支持,获得了 100 万元无抵押、纯信用贷款。有了这笔资金的支持,我们探索的农业数字化转型,取得了较大的突破。现在,一名技术人员只用一天时间就可实现对 200 多亩的大棚施肥、追肥。” 老王在手机屏幕上轻轻一点,基地的智能水肥控制系统就开始分析数据,合理配比水肥。
“ 我的西红柿品质优良。以前亩均产量不超过 5000 公斤,每公斤售价 2 元。现在亩均产量可达 7500 公斤,每公斤售价 6 元,常年供应给‘ 优野蔬菜’ ,销往各大商超。” 老王说,在智能科技的引领下,合作社种植的 200 多亩农作物,实现提质增产,亩均产值实现翻番,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除了这家农业专业合作社外,长乐农商银行还为鹤上镇几十家农业合作社、种植大户提供了信贷资金,让他们在探索“ 智能+农业” 路上有了充足的资金保障。目前,已有 15 家农业合作社完成现代农业转型,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据了解,长乐农商银行以支持地方特色产业为抓手,依托普惠金融项目,持续加大金融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