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XX区司法局2025年度网络安全工作总结

2025年,XX区司法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安全工作的重要论述及国家、省、市关于网络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立足司法行政工作数字化、信息化发展实际,以“筑牢安全防线、护航司法行政”为核心目标,从组织管理、制度建设、技术防护、应急处置、宣传教育、保密管理六大维度协同发力,全面构建“权责清晰、制度完善、技术过硬、应急高效、全员参与”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有效防范化解各类网络安全风险,为全区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网络安全保障。现将本年度网络安全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构建“层级化”责任体系
网络安全工作,组织是核心,责任是关键。本年度,我局始终将网络安全工作纳入全局重点工作清单,以“压实责任、闭环管理”为导向,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确保网络安全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落”。
(一)高位统筹,明确责任主体
年初,根据人员变动及工作需求,重新调整成立网络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局X组书记、局长担任组长(第一责任人),全面统筹网络安全工作规划、重大事项决策及资源保障;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直接责任人),具体负责网络安全工作的日常部署、推进及监督;局科技信息化股股长担任专职网络安全员,牵头落实设备运维、风险排查、应急响应等具体工作,形成“一把手抓总、分管领导抓细、专职人员抓实”的三级责任架构,彻底杜绝“责任悬空、推诿扯皮”问题。
(二)动态调整,细化责任分工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科技信息化股),结合司法行政工作特点(如公共法律服务、社区矫正、行政复议等业务的信息化需求),动态调整成员分工。明确办公室负责公文传输中的信息安全,公共法律服务管理股负责法律服务平台的数据安全,社区矫正股负责社区矫正对象信息的保密管理,各司法所指定1名兼职安全员对接全局网络安全工作。同时,制定《网络安全工作责任清单》,将“终端防护、密码管理、数据备份、隐患上报”等28项具体职责分解到岗、明确到人,实现“事事有责任人、件件有跟踪记录”。
(三)定期调度,推动责任落地
全年共召开网络安全工作专题会议6次、领导小组会议4次,重点研究解决“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机柜安全升级”“外包服务商数据保密管控”“涉密计算机防护优化”等关键问题8项。每次会议均形成《工作纪要》,明确任务时限、责任人员及验收标准,并由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回头看”,确保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见效。例如,针对上半年发现的“部分司法所终端设备老化”问题,领导小组当即研究确定设备更新方案,仅用1个月完成12台老旧计算机的更换,切实将责任压力转化为工作实效。
二、完善制度保障,筑牢“长效化”管理根基
“无规矩不成方圆”,网络安全工作的有序推进,离不开系统完善的制度支撑。本年度,我局以“查漏补缺、系统优化”为原则,在原有制度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制度体系,实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
(一)补全制度漏洞,构建“全覆盖”制度框架
在已执行《XX区司法局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网络安全人员管理制度》《网络安全管理员职责》《网络安全报告制度》4项基础制度的前提下,新增两项核心制度。一是制定《XX区司法局网络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进一步细化X组、科室、司法所及个人的网络安全责任,明确“未履行责任的追责情形”,让责任边界更清晰;二是出台《XX区司法局网络安全责任制检查考核制度》,将网络安全工作纳入科室、个人年度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与评优评先、绩效奖金直接挂钩,倒逼责任落实。截至目前,全局已形成“6项核心制度+N项操作细则”的制度体系,覆盖网络安全“责任、管理、考核、应急、保密”全流程。
(二)严格制度执行,强化“全链条”风险管控
重点岗位保密管理。针对科技信息化股、社区矫正股、行政复议与应诉股等接触敏感信息的岗位,组织18名工作人员签订《网络安全保密承诺书》,明确“不得违规传输敏感数据、不得私自接入外接设备、不得泄露工作秘密”等10项禁令,每季度开展1次保密承诺兑现检查,确保承诺落地。
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网络设备维修台账》,详细记录每台设备(计算机、服务器、打印机等)的采购时间、型号、维修日期、故障原因、维修人员及验收情况,全年共记录设备维修32次,实现设备“从采购到报废”的全流程可追溯,避免因设备维修导致的数据泄露风险。
外包服务风险管控。针对网络运维、系统开发等外包服务,与3家服务商签订《数据安全保密补充协议》,在常规保密条款基础上,额外明确“服务商不得留存司法数据、不得将服务外包给第三方、定期接受我方安全审计”等要求,并对服务商的技术团队开展2次网络安全培训,全年未发生外包服务导致的安全风险。
(三)强化日常运维,落实“常态化”防护措施
依托局机关局域网管理平台,开展终端安全集中管控。一是实现“统一软件分发”,为全局120台终端设备统一安装正版杀毒软件、办公软件,杜绝因非正版软件导致的漏洞风险;二是执行“每周病毒查杀”机制,由科技信息化股远程监测查杀情况,对未及时查杀的终端发出提醒,全年共查杀病毒、恶意程序48次;三是做到“补丁实时更新”,对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的高危漏洞,在发布后48小时内完成全局终端的补丁更新,全年累计更新补丁136个,有效封堵安全漏洞。
三、聚焦风险防控,打造“立体化”技术屏障
网络安全的核心是技术防护。本年度,我局坚持“人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