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X委书记在镇X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改文风转作风”专题研讨会上的交流发言
同志们:
今天,我们镇X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改文风转作风”专题研讨会,这既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也是一次务实的工作推进会。文风与作风,犹如鸟之两翼、车之双轮,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共同构成了我们X的优良传统和ZZ优势,是衡量我们工作状态、执政能力、与群众关系的重要标尺。当前,我们正处在推动全镇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XX实践新篇章的关键时期,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基层治理面临新情况新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入改文风、切实转作风,绝非小事,而是关乎X的形象、关乎人心向背、关乎事业成败的重大ZZ任务。我们必须以高度的ZZ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深刻认识其极端重要性,以自我革命的精神,刀刃向内,深挖根源,务求实效,努力使我们的文风更加清新朴实,作风更加扎实过硬,为全镇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下面,我结合近期的学习思考和工作实际,谈几点认识和体会,与同志们交流共勉。
一、深刻把握“改文风转作风”的时代内涵与紧迫要求,筑牢思想根基,增强行动自觉
文风与作风问题,本质上是X性问题、立场问题。我们要站在巩固X的执政基础、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深刻理解新时代新征程对改文风转作风提出的新要求,清醒认识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危害,切实增强抓好这项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深刻认识改文风转作风是传承X的优良传统、践行X的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我们X历来重视文风作风建设,从延安整风运动反对“X八股”,到纪律规定狠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一部X史就是一部不断改进文风作风的历史。优良的文风作风,是我们X密切联系群众的“连心桥”,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助推器”。毛泽东同志曾尖锐指出:“X八股是藏垢纳污的东西,是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当前,我们有些同志起草文件、撰写材料,习惯于“天下文章一大抄”,空话套话连篇,缺乏针对性和操作性;有些同志下基层调研“走马观花”,满足于听汇报、看材料,未能真正深入群众、掌握实情;有些同志部署工作“上下一般粗”,照搬照抄上级文件,缺乏结合实际的具体举措。这些不良文风作风,看似是工作方法问题,实质上是背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疏远了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侵蚀着X的执政根基。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只有大力弘扬求真务实、清新朴实的文风,践行密切联系群众、艰苦奋斗的作风,才能更好地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夯实X执政的群众基础。
(二)深刻认识改文风转作风是应对风险挑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我镇发展也面临转型升级、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多重挑战。形势越复杂,任务越艰巨,就越需要我们有清醒的头脑、科学的方法和扎实的作风。不良的文风作风,如“文山会海”、过度留痕、检查考核过多过滥等,耗费了大量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让基层干部疲于应付,难以聚焦主责主业;空洞无物的报告、不切实际的方案,可能导致决策失误,贻误发展时机;脱离群众的作风,则使我们难以准确把握社情民意,无法有效化解矛盾、凝聚共识。可以说,不彻底改掉这些顽瘴痼疾,我们就难以轻装上阵,难以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高质量发展也就无从谈起。我们必须以刮骨疗毒的勇气,坚决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开刀,把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把心思和精力真正用到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才能凝聚起攻坚克难、开拓前进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