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在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议上的讲话(精品)
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市农业农村局和市国调队共同组织召开这次全市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非常及时,也十分必要。刚才,市国调队的同志通报了全市畜牧产业的最新统计调查数据,数据详实、分析透彻,为我们精准把脉产业发展态势提供了科学依据。XX区和XX区的负责同志也结合各自实际,汇报了本地畜牧业发展的现状、亮点、问题以及下一步的工作思路,讲得都很实在。与会的各位同志围绕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和深入的交流,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听了大家的发言,我深受启发,也对全市畜牧产业的未来发展更加充满信心。
这次会议,既是一次总结经验、分析形势的“研判会”,也是一次凝聚共识、明确方向的“部署会”。目的就是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聚焦聚力,共同破解产业发展难题,推动我市由畜牧大市向畜牧强市加速迈进。下面,结合大家的发言和我的思考,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挑战,深刻认识推动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极端重要性
畜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产业,一头连着百姓的“肉盘子”,一头连着农民的“钱袋子”,在保障食物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畜牧业摆在农业农村工作的突出位置,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畜牧业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高、针对性强的扶持政策。在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和广大养殖企业、养殖户的辛勤奋斗下,我市畜牧产业总体呈现出稳中有进、提质增效的良好态势。
从总量上看,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根据市国调队的最新数据,2025年前三季度,全市肉蛋奶总产量预计达到180万吨,畜牧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约5.2%。其中,生猪产能在合理区间平稳运行,年末存栏量稳定在500万头左右;牛羊产业特色化发展趋势明显,肉牛、肉羊出栏量分别实现6%和7%的增长;特别是以肉鸡为主的家禽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禽肉产量达到85万吨,占据了全市肉类产量的半壁江山,已经成为我市畜牧业的优势主导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这些数字的背后,是我们产业基础不断夯实、供应链条韧性不断增强的生动体现。
从结构上看,现代化水平持续优化。我市畜牧业正加速从传统的分散饲养向标准化的规模经营转变。截至目前,全市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已达到78%,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一大批装备先进、管理精细的现代化养殖场区在XX大地拔地而起。同时,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草食畜牧业和家禽产业比重持续上升,畜牧业内部的协调性得到增强。以XX区为例,通过引进智能化饲喂、环境控制等先进设备,其肉鸡养殖的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均大幅提升,为全市树立了标杆。
从链条上看,产业融合发展初见成效。“粮头食尾”“农头工尾”的文章越做越活。我们不仅在养殖端下功夫,更在屠宰加工、冷链物流、品牌营销等后端环节持续发力。全市培育发展市级以上畜牧龙头企业达到82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15家。这些龙头企业发挥着重要的“链主”作用,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例如,我市的XX食品集团,成功构建了从良种繁育、饲料生产、生态养殖到屠宰分割、精深加工、品牌连锁销售的全产业链模式,其打造的“XX优品”系列产品,不仅畅销XX地区,更成功进入了国内一线城市的高端市场,有效提升了我们畜牧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看到,对标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我市畜牧产业仍面临着不少亟待解决的困难和挑战。一是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产业布局还不够优化,部分区域畜禽养殖密度过大,与环境承载力不相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