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新形势下我市国有企业市场化转型发展的调研报告
示范科级班学员
为认真落实市委滕书记批示精神,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力促我市国有企业改革发展进程,按照财政局X组安排,由我带队,交投董事长张振兴、局长助理范一锴、企业科科长杨义一行4人组成调研组,于1月4日至6日赴安徽省东至县安东集团学习考察城投市场化转型、国企做大做强和国有资产监管等方面经验。调研组实地参观了安东集团及部分企业,并与县国资办和安东集团负责人举行了座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安东集团即安东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6月,由城投等6大融资平台整合而成,注册资本10亿元,资产规模162亿元,下属全资子公司36家,控股子公司7家,参股公司9家,其中规上企业8家,产值亿元以上企业3家。业务涉及建筑材料、建筑施工、地产开发、设备制造、文化旅游、健康养老、港区物流、金融服务、物业管理、资产运营以及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多个板块。2020年完成营收20亿元,利润1.8亿元,纳税1.7亿元。
二、主要做法
(一)整合资源,组建集团化运营公司
一是整合国有企业。对原城市投资公司、交通投资公司、水务投资公司、国土投资公司、教育投资公司、林业投资公司6大融资平台和相关县属国有企业进行资产重组,组建安东集团,发挥“拳头效应”,培育提升平台公司在法人治理、资本运作、战略规划、资源整合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市场化”和“实体化”转型。
二是注入优质资产。将政府投资形成的经营性资产和县内国有山场、国有林场、国有湖泊等优质资产划转到安东集团,做实集团资产,增强企业造血能力。
三是授权特许经营。授予安东集团工业固废处理、天然气配输等特许经营权,委托开展河道砂石清淤工程,增强企业资产流动性和收益稳定性。
四是划转国有股权。将政府投资形成国有股权注入安东集团,由其代表政府参与城乡垃圾和污水处理等PPP项目运营和其他对外合作,增强企业持续盈利能力。
(二)建章立制,构建现代化企业制度
一是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设立董事会、监事会,成立公司X委、纪委,合理设置内设机构。董事会成员由县委组织部考察确定,须辞去公职后方可到任,促使集团高管全身心投入企业经营发展。其他人员选聘采用市场化机制,通过公开招录、公开遴选、校园招聘等多种方式选人用人,建立高素质人才队伍。
二是建立集团化管控机制。按照“分层运作、分业管理、分类经营”的理念,先后出台60多项管理制度,强化母公司在项目谋划、管理输出、资本运作、投融资等方面的作用,充分发挥集团性企业在战略统筹和协同运作等方面的优势,实现母公司围绕资本运作不断做大做强,子公司围绕专业能力不断做精做专。
(三)政企分开,剥离政府融资功能
一是划分政企债务。聘请第三方机构对原平台公司债务进行审计,以此为基础划分政府与企业的债务界限,明确债务系统内的由政府承担,其余由安东集团承担,并在省市主流媒体公告不再承担政府融资功能。
二是消化存量债务。综合运用债券置换、资产匹配、政府注资、PPP项目转换四种方式处置存量债务,目前已消化存量债务共计11.6亿元。
三是规范决策权限。县国资办出台国企“三重一大”决策制度,以列表形式对安东集团决策事项和决策范围予以明确,重大投资1000万元以下的,由安东集团自主进行决策,1000万元至3000万元的,由县国资办审批,充分保障企业独立经营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