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在XX区数字化转型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精品)
同志们:
  今天召开全区数字化转型工作推进会,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快数字化发展的决策部署,回顾总结前一阶段的工作,分析研判当前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对下一阶段全区数字化转型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刚才,区政数局汇报了总体进展情况,相关单位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意见建议,体现了大家对这项工作的深入思考。
  数字化转型,是信息技术引发的系统性变革,是生产力重塑和生产关系再造的过程。它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场关乎发展主动权的“必修课”。于国家而言,是抢占新一轮国际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选择;于区域而言,则是我们转换发展动能、重塑竞争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和关键路径。起跑决定后势,身位决定地位。全区上下必须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这一战略判断上来,以坐不住的紧迫感、等不起的责任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全力以赴投身到这场深刻的时代变革中来。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差距,深刻认识数字化转型的紧迫性和艰巨性
  过去一年,在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数字化转型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后续发展打下了一定基础。
  一是数字基础支撑能力稳步提升。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全区累计开通5G基站超过2500个,实现了主城区和重点乡镇的连续覆盖。联通云网算力中心、XX政务云计算中心等项目加速推进,为海量数据存储和高效运算提供了有力保障。数字底座的不断夯实,为经济社会各领域的数字化应用创造了前提条件。
  二是产业数字化转型多点突破。“智改数转网联”工程深入实施,制造业的“含智量”“含绿量”“含金量”持续提高。截至去年底,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率超过45%累计建成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近200家,新增上云用云企业近千家。在现代农业领域,也涌现出了一批智慧养殖园区,实现了生产过程的精准感知和智能管控。
  三是数字治理和民生服务初见成效。“一网通办”改革持续深化,政务服务事项的网办率和“掌上办”普及率显著提高,“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服务范围不断扩大。在城市治理方面,初步构建了部分重点领域的数字化应用场景,提升了城市管理的精细化水平。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更要清醒地看到,与先进地区相比,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我们的数字化转型工作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短板和挑战。
  首先是思想认识的“温差”依然存在。部分单位和领导干部对数字化转型的理解还停留在建网站、上系统、买设备的浅层层面,缺乏从全局和战略高度进行系统性谋划的意识。存在“上热中温下冷”的现象,区级层面有要求,但部分中层单位和基层落实的力度、深度和速度都打了折扣,主动拥抱数字时代的意愿和能力有待加强。
  其次是数据资源的“壁垒”依然坚固。“数据孤岛”“信息烟囱”问题仍然突出。各部门、各单位自建的信息系统标准不一、接口不通,数据难以共享、业务难以协同,大量有价值的数据“沉睡”在各自的服务器里,没有真正转化为驱动决策、优化管理、服务群众的生产力。数据作为核心生产要素的价值远未被激活。
  再次是关键能力的“短板”依然明显。突出体现在人才短缺上。我们既缺乏能够进行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的复合型领军人才,也缺少能够深入业务场景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现有的干部队伍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与数字化转型的要求不相适应,数字素养和技能亟待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