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在XX镇意识形态暨舆情处置工作专题培训会议上的讲话(精品)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镇意识形态暨舆情处置工作专题培训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上级X委关于网络安全和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结合当前我们XX镇和XX经济开发区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进行一次系统性的思想再统一、责任再压实、能力再提升。刚才,XX同志传达学习了网络安全保障工作的相关文件,提出了明确要求,我完全同意。下面,结合我的工作思考和分管领域,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ZZ站位,深刻认识新时代意识形态与舆情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意识形态工作,是X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ZZ安全。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阔征程中,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和稳定的社会环境。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思想文化空前活跃、价值观念深刻变动、媒体格局颠覆性重塑的时代。特别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已经成为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主阵地、最前沿。人人手中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信息的传播者和接收者,这使得舆论的生成机制、传播路径和影响方式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一个微小的事件,可能在数小时内发酵为席卷全网的舆论热点;一句未经证实的话语,可能演变为损害政府公信力的网络谣言。
  对我们XX镇和XX经济开发区而言,做好意识形态和舆情处置工作,绝不是可有可无的“软任务”,而是必须抓紧抓实的“硬道理”,是关系发展全局的“生命线”。当前,我们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谋划的重大项目、推进的重点工程、实施的民生政策,都需要一个和谐稳定、正气充盈的舆论环境作为支撑。可以说,良好的舆论环境就是生产力,就是竞争力,就是我们招商引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营商环境之一。反之,如果我们在意识形态阵地上打了败仗,在网络舆论场上失了声、丢了势,那么负面舆情就可能撕裂社会共识,动摇群众信心,甚至阻碍我们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因此,全镇上下的各级X组织和广大X员干部,必须站在讲ZZ、顾大局、保稳定、促发展的高度,深刻认识到抓好意识形态和舆情处置工作,既是必须履行的ZZ责任,也是推动地方发展的内在要求。我们必须坚决摒弃“与己无关”的看客心态、“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虚浮心态以及“怕出事、想捂盖子”的鸵鸟心态,切实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思想自觉、ZZ自觉和行动自觉。
  二、聚焦短板弱项,全面提升意识分类形态风险防范与舆情处置的实战能力
  面对意识形态领域日趋复杂的斗争态势和网络空间变幻莫测的舆论风浪,我们必须承认,部分干部还存在“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能力恐慌和本领赤字。提升实战能力,是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
  第一,要坚持固本培元,筑牢理论武装的“压舱石”。思想上的清醒和坚定,是应对一切风险挑战的根本前提。如果理论根基不牢,面对各种错误思潮和负面言论,就容易看不清、辨不明、站不稳。我们必须坚持不懈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这种学习绝不能停留在读读文件、念念报纸的表面层次,而是要真正学深悟透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更知其所以然者何。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运用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和解决我们XX镇的实际问题。比如,如何用新发展理念指导我们的产业布局和生态治理?如何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来审视我们的民生工作?只有将科学理论内化为自己的思想罗盘和行动指南,我们才能在纷繁复杂的舆论环境中保持定力、校准方向,才能让我们的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