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在2025年全市优化营商环境暨民营企业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企业家朋友们,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再次与各位企业家朋友齐聚一堂,共商发展大计,共解发展难题。昨天,我们听取了部分企业家的心声,现场交办了一批诉求建议。今天我们召开这次座谈会,既是一次“回头看”,检验我们前期工作的成效,更是一次“向前走”,凝聚政企同心、共谋未来的强大合力。大家的发言有思考、有见地、有期盼,饱含着对*发展的深厚感情和责任担当,我们听了很受启发、深受触动。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长期以来为*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全市民营企业家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民营经济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民营企业家是*最为宝贵的财富。回顾*的发展历程,每一项重大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民营经济的强力支撑;每一次转型升级的突破,都凝聚着广大民营企业家的智慧和汗水。面对近年来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多重超预期因素的冲击,广大民营企业家坚守实业、深耕主业,展现出了非凡的韧性和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这是*发展的底气所在、信心所在、希望所在。截至2025年上半年,我市民营经济市场主体数量已突破18万户,同比增长7.2%;累计注册资本总额超过6500亿元,同比增长9.5%。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超过55%的税收收入、62%的地区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和85%以上的城镇新增就业岗位。这一组组鲜活的数据,充分印证了民营经济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盘和主动力。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部分企业依然面临市场需求不振、融资成本偏高、要素保障趋紧等现实困难。这些问题,既是企业发展的“绊脚石”,也是我们政府服务的“试金石”。优化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服务企业发展,永远在路上。
一、回顾过去,以刀刃向内的改革魄力夯实发展根基
营商环境是生产力,更是竞争力。自上次座谈会以来,我们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推出并实施了营商环境改革2.0版本,推出43条硬核举措,全力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
(一)聚焦流程再造,审批服务的“速度”与“温度”并行。政务服务的效率,直接决定了企业发展的速度。我们对标国内一流标准,以系统性重塑的决心推动审批流程革命。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将企业开办全流程时间压缩至0.5个工作日以内,实现“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次办结”。针对产业项目落地周期长的痛点,我们全面推行“拿地即开工”“六证同发”等创新模式,将一般性企业投资项目从立项到取得施工许可的审批时限压减至40个工作日以内,比改革前缩短了近60%。不仅追求速度,更注重服务温度。我们建立了重点项目“首席服务官”制度,为企业提供从项目洽谈到投产达效的全生命周期“一对一”管家式服务。今年以来,已通过该机制协调解决各类问题超过300项,保障了*重工、*新材料等一批重大项目顺利推进。
(二)聚焦数字赋能,政务办理的“线上”与“线下”融合。我们顺应数字化变革浪潮,建成了全市统一的“*”智慧政务平台,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易办”转变。目前,全市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98%,全程网办率超过90%,“不见面审批”已成为常态。特别是在政策兑现方面,我们着力破解“企业找政策难、政策落地难”问题,创新打造了“免申即享”服务模式。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匹配符合条件的企业,变“企业申报”为“政府智配”,实现政策资金“无感直达”。截至今年8月底,通过该平台已为超过3800家企业兑现各类扶持资金4.7亿元,平均兑现时间缩短了80%以上,让企业真正感受到了政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