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关于2025年全镇公文抄袭问题专项整治的自查自纠报告
根据中共*自治区X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开展公文抄袭问题专项整治的通知》文件精神与工作部署,*镇X委、政府高度重视,深刻认识到公文抄袭问题的严重性与危害性,将其作为一项严肃的ZZ任务和改进工作作风的重要抓手。我们立即组织力量,在全镇范围内对2023年1月至2025年9月期间的公文起草、审核、印发等环节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自查自纠。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自查自纠工作开展基本情况
为确保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我镇坚持问题导向、标本兼治的原则,周密部署,扎实推进,力求查摆问题不留死角,整改落实不打折扣。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
镇X委、政府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上级文件精神,研究部署我镇自查自纠工作。成立了由镇X委书记*同志任组长,镇长*同志任副组长,其他班子成员及各办公室、站所负责人为成员的公文抄袭问题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镇X政综合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和情况汇总。会议明确要求,各分管领导要切实履行“一岗双责”,亲自督导分管领域的自查工作;各部门负责人作为第一责任人,要带头查摆、带头整改,确保压力层层传导、责任环环相扣,在全镇范围内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共同抓的良好工作格局。
(二)明确排查范围,全面深入自查
本次自查的时间范围为2023年1月1日至2025年9月30日。排查对象涵盖我镇X委、政府及下属各部门制发的各类公文和文字材料,主要包括:向上级报送的请示、报告、总结;向下级印发的通知、决定、方案;在各类会议上的领导讲话稿、交流发言材料;对外发布的宣传稿件、工作信息、调研报告等。据初步统计,在本次自查期间,我镇共制发各类公文及文字材料1258件。其中,工作报告与总结类415件,占33.0%;工作方案与计划类352件,占28.0%;通知与通报类301件,占23.9%;请示与函件类110件,占8.7%;其他各类材料80件,占6.4%。我们要求各部门对所有存档文件进行逐一梳理、比对、甄别,建立自查台账,确保全覆盖、无遗漏。
(三)创新检查方式,确保排查实效
为避免自查工作流于形式,我们采取了“三结合”的检查方式。一是部门自查与交叉互查相结合。各部门首先对照整治要求开展自查,形成问题清单。随后,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组织农业服务中心、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等部门进行交叉检查,相互“挑刺”,相互借鉴,打破部门壁垒,有效发现“灯下黑”问题。二是不定期抽查与重点核查相结合。镇X政综合办公室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不定期抽查,随机抽取部分已印发文件进行溯源比对,重点检查是否存在错字漏字、表述错误、照搬照抄等问题。同时,对涉及重大决策部署、重要项目推进、重点民生工作的文件进行重点核查,确保文件内容与我镇实际紧密结合。三是传统审阅与技术辅助相结合。在人工审核的基础上,我们尝试引入网络文本相似度检测工具,对部分重要电子文稿进行比对分析,提高排查的精准度和效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不足
通过为期一个月的自查自纠,我镇在规范公文处理、提升文稿质量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干部队伍的文风意识有所增强。但对照上级的高标准、严要求,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依然存在,亟待解决。
(一)公文抄袭及文风不实问题依然存在
尽管我镇三令五申改进文风,但少数公文和文字材料中“抄、套、旧”的现象仍未完全杜绝,反映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顽固性。一是照搬照抄上级文件精神,结合实际不够。在自查中发现,个别部门在制定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的工作方案时,存在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