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在2025年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市委深改委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湖南工作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深改委会议部署要求,审议几个重要改革文件,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改革攻坚的重点任务。刚才,会议审议通过了《**市城市裸土扬尘长效治理实施意见》以及深化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市管国企总审计师制度改革等文件,大家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建议,文件修改完善后要抓紧印发实施。
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的制胜法宝。今年以来,全市上下紧扣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动一批改革事项落地见效,在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创新活力、提升治理效能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比如,“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企业开办时间、项目审批效率保持全国领先水平;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不断突破,湘江科学城建设提速,重大创新平台加速集聚;基层治理改革扎实推进,网格化管理服务更加精细高效。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全市上下特别是改革战线同志们的辛勤付出,值得充分肯定。但是,改革永远在路上,改革也永远面临新挑战。当前,**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对标总书记赋予湖南打造“三个高地”的使命任务,对照省委省政府对**的期望要求,对比先进城市的发展态势,我们在一些领域还存在体制机制障碍,发展的内力、动力、活力仍需通过更深层次改革来激发:在激活发展动能方面:科技创新“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衔接还不够顺畅,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有待提升;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有待深化,土地、资本、数据等要素流动仍存在隐性壁垒;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还需持续优化,一些隐性准入限制和制度性交易成本仍需下力气破除。在补齐民生短板方面: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有差距,“入学难”、“看病难”等问题在局部区域依然存在;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有待提升,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尤其是扬尘问题群众反映强烈)、部分老旧小区设施老化等“城市病”需要系统治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需要加快完善。在健全治理体系方面:城市治理的智能化、法治化、专业化水平仍需提升;基层治理负担过重与效能不足的矛盾并存,“小马拉大车”现象有待破解;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健全,尤其是在经济金融、安全生产等领域。在巩固基层基础方面:X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效能需持续增强;部分基层组织服务群众和化解矛盾的能力有待提升;社区工作者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需要加强。面对这些问题,唯有深化改革,向改革要动力、要活力、要竞争力。全市各级各部门必须进一步提高ZZ站位,切实增强深化改革攻坚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聚焦重点、精准发力,确保各项改革任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聚焦关键领域精准发力,以重点突破引领改革纵深推进
改革不能撒胡椒面,必须找准主攻方向,抓住“牛鼻子”。这次会议审议的几个文件,就是针对当前**发展中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精准施策。我们要以此为牵引,在以下关键领域集中发力:
(一)以钉钉子精神打好城市裸土扬尘治理攻坚战,让“**蓝”常驻、让市民呼吸更舒畅。扬尘污染是影响**空气质量和城市形象的老大难问题,群众对此高度关注、反映强烈。这次出台的《长效治理实施意见》,就是要从体制机制上破解“反复治、治反复”的困局。一要压紧压实“全链条”责任。严格落实建设单位首要责任、施工单位主体责任、监理单位监督责任,以及XX、住建、环保、交通、园林等部门的行业监管责任和属地区县(市)、街道(乡镇)的属地管理责任。要建立清晰的责任清单和边界,决不允许出现责任悬空、推诿扯皮。特别是对线性工程(如地铁、管廊、道路施工)、大型土方工程(如片区开发、园区建设)、待建地块、拆迁地块等重点源头,必须责任到人、监管到位。二要推进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