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县统计局长在2025年上半年经济运行统计数据分析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上半年的时间已经过半,我们站在这个关键节点,召开全县上半年经济运行统计数据分析会,目的就是要全面梳理上半年经济发展的脉络,看清成绩、找准问题,为下半年的工作找准方向、凝聚共识。上半年,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攻坚克难、真抓实干,经济运行呈现出一些积极变化,但也面临不少挑战。下面,我结合统计数据,就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讲几点意见。
一、总体态势稳中有进,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上半年,我县经济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自身转型压力下,依然保持了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经济发展的韧性不断显现,内生动力逐步增强。从主要指标来看,多数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为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经济总量稳步扩大,增长态势好于预期
经济总量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上半年我县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增长势头超出预期。地区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12.5亿元,同比增长6.8%,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行各业的辛勤付出。分季度来看,一季度增长6.2%,二季度增长7.3%,呈现逐季加快的良好态势,表明经济增长的后劲在不断增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2万元,同比增长6.5%,居民在经济增长中获得了更多实惠。
(二)三次产业协同发展,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产业结构优化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上半年我县三次产业呈现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第一产业增加值18.2亿元,同比增长4.5%,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同时,特色农业发展态势良好。第二产业增加值48.6亿元,同比增长7.2%,工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制造业转型升级成效初显。第三产业增加值45.7亿元,同比增长7.5%,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2.3%,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三)发展质量不断提升,效益指标持续向好
高质量发展不仅要看速度,更要看质量和效益,上半年我县经济发展质量稳步提升,效益指标表现亮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5亿元,同比增长8.2%,其中税收收入占比达到75.3%,财政收入结构持续优化。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2.3亿元,同比增长10.5%,企业盈利能力不断增强,发展活力进一步提升。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3.2%,节能减排取得积极成效,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四)市场信心逐步恢复,发展预期持续向好
市场信心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上半年随着各项政策的落地见效,市场主体信心不断恢复,发展预期持续向好。市场主体总量达到3.2万户,同比增长8.5%,其中新登记市场主体5200户,创业创新的热情不断高涨。消费者信心指数达到108.6,较一季度上升2.3个百分点,居民消费意愿逐步增强。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12.3,较一季度上升3.5个百分点,企业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二、产业发展亮点纷呈,支撑作用更加凸显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根基,上半年我县各产业在发展中亮点频出,传统产业焕发生机,新兴产业加速崛起,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一)农业生产稳中有升,特色产业亮点突出
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上半年保持了稳定发展的态势,特色农业成为新的增长点。粮食生产形势良好,夏粮播种面积45万亩,总产量18万吨,同比增长2.3%,为全年粮食丰收打下坚实基础。特色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8万亩,产量2.5万吨,同比增长15%,带动农民增收效果明显。畜牧养殖稳步发展,生猪存栏35万头,出栏28万头,同比分别增长5%和6.2%,肉类总产量达到3.2万吨。
(二)工业经济韧性凸显,主导产业支撑有力
工业是我县经济的“脊梁”,上半年工业经济展现出较强的韧性,主导产业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8%,高于全县经济增速1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5%,拉动作用显著。主导产业持续发力,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3%,新材料产业增长10.5%,两大产业合计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增加值同比增长15.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8%,较去年同期提高3个百分点。
(三)服务业活力持续释放,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
服务业是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上半年服务业活力不断释放,现代服务业成为发展的新亮点。批发零售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8.6亿元,同比增长9.5%,消费市场持续活跃。金融业稳健发展,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到235亿元,同比增长12.3%,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接待游客23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和20%,成为服务业增长的重要力量。
(四)园区建设步伐加快,集聚效应逐步显现
园区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上半年园区建设取得新进展,集聚效应不断增强。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新增入园企业15家,园区工业总产值达到85亿元,同比增长12%。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创新能力提升,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家,研发投入占比达到3.5%,较去年同期提高0.5个百分点。现代农业园区规模扩大,新增流转土地5000亩,引进农业龙头企业5家,带动周边农户1200户增收。
三、需求动力协同发力,拉动作用不断提升
需求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拉动力量,上半年我县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协同发力,共同推动经济持续增长,需求结构不断优化,拉动作用更加均衡。
(一)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项目建设推进有力
固定资产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压舱石”,上半年我县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步增长,项目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5.8亿元,同比增长8.5%,其中项目投资58.6亿元,增长9.2%,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重点项目建设顺利,全县50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2.3亿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64.3%,其中15个项目已超额完成上半年投资计划。产业投资占比提升,工业投资完成28.5亿元,增长12.3%,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到43.3%,较去年同期提高2.5个百分点。
(二)消费市场持续活跃,新型消费快速发展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稳定器”,上半年我县消费市场持续活跃,新型消费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新动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5%,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2.3%,消费升级趋势明显。新型消费模式蓬勃发展,网上零售额达到8.5亿元,同比增长25.6%,直播带货、社区团购等新业态不断涌现。服务消费需求旺盛,餐饮收入增长15.2%,文化、体育、健康等服务消费支出占比达到35%,较去年同期提高3个百分点。
(三)外贸出口保持增长,对外开放水平提升
外贸出口是经济增长的“助推器”,上半年我县外贸出口保持增长态势,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5.8亿美元,同比增长10.5%,其中出口4.2亿美元,增长12.3%,进口1.6亿美元,增长6.5%。出口结构不断优化,高新技术产品出口1.8亿美元,增长25.6%,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42.9%,较去年同期提高5个百分点。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实际利用外资1.2亿美元,同比增长15.2%,引进省外资金35亿元,增长18.5%。
(四)城乡消费同步提升,区域需求更加均衡
城乡消费协调发展是经济均衡发展的重要体现,上半年我县城乡消费同步提升,区域需求更加均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增长9.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0.5%,乡村消费增速快于城镇1.3个百分点,城乡消费差距逐步缩小。区域消费各具特色,县城核心区消费升级明显,高端商品和服务消费需求旺盛;乡镇消费市场以日用品和农产品消费为主,保持稳定增长。消费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新建和改造乡镇农贸市场8个,农村电商服务站实现全覆盖,为城乡消费提供了便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