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区发展改革局局长在重点项目推进专题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重点项目推进专题会,这既是一次统一思想、凝聚合力的动员会,也是一场明确方向、压实责任的部署会,目的就是要进一步凝聚共识、明确责任、强化措施,推动全区重点项目建设再上新台阶。重点项目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每一个重大产业项目的落地投产,都能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是改善民生福祉的“加速器”,从老旧小区改造到教育医疗设施建设,每一项民生工程都承载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更是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能够推动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城市竞争力。当前,我们面临着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激烈的区域竞争,长三角一体化、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战略加速推进,兄弟区县也在竞相发力。在此背景下,唯有牢牢抓住重点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更强的担当攻坚克难,才能在新一轮发展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下面,我讲六个方面的意见。
一、登高方能望远,知责才能奋进,以更高站位锚定项目建设新方位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项目建设不是孤立的工作,它关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我们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项目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胸怀“国之大者”,在战略全局中找准坐标
从国家层面来看,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主题。我们的项目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部署,主动对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积极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比如,在产业项目建设中,要聚焦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培育壮大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为国家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作出贡献。同时,要注重科技创新,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机制,提高项目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从省市层面来看,我们要主动融入省市发展大局,积极承接省市重大战略部署。省市提出了一系列发展战略和目标任务,为我们的项目建设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机遇。我们要加强与省市相关部门的沟通对接,及时了解政策动态,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支持。要围绕省市确定的重点产业和重点领域,谋划和推进一批重大项目,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比如,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加快推进与省市主干道的对接,完善区域内交通网络,提高交通通行效率,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二)着眼区域竞争,在百舸争流中抢占先机
当前,区域竞争呈现白热化态势,项目建设已然成为决定区域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从经济数据来看,一个地区的GDP增速、产业结构优化程度,乃至就业岗位的新增数量,都与项目的储备量、落地率和投资强度直接挂钩。环视周边,兄弟区县正掀起“百舸争流”的项目建设热潮:A区依托交通枢纽优势打造物流产业园,B市聚焦新能源产业引入百亿级项目,C县通过文旅融合实现县域经济破局。倘若我们仍按部就班,缺乏紧迫感和突破性举措,不仅会在区域竞争中掉队,更可能错失产业升级的黄金机遇。我们必须保持战略清醒,辩证看待自身发展条件。一方面,我区坐拥储量可观的矿产资源、国家级农业示范区的金字招牌,以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集群,具备差异化竞争的坚实基础;另一方面,也要正视产业链条短、创新能力弱等短板。建议组建专业团队,围绕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深度挖掘清洁能源开发、农产品精深加工、智能制造等领域的潜力项目,运用数字化手段进行全景式策划包装,制作中英文双语招商手册和三维动态展示方案。同时,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拿地即开工”“全流程代办”等创新服务,建立重点项目领导包联制度,定期召开政企恳谈会,切实解决企业在审批、用工、融资等环节的堵点,以一流营商环境构筑项目建设的强磁场。
(三)紧扣民生改善,在惠民利民中彰显担当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项目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项目建设与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让项目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在项目谋划和推进过程中,要建立“需求调研-方案论证-民意反馈”的闭环机制,通过社区座谈会、线上问卷等方式充分倾听群众呼声,优先安排一批涉及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住房等民生领域的项目。比如,在教育领域,加快推进智慧校园改造、新校区建设,配套建设青少年活动中心;在医疗领域,推进三甲医院扩容提质,增设社区卫生服务站;在住房保障方面,创新“保障性租赁住房+共有产权房”双轨供给模式。同时,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依托重点项目建设打造技能培训基地,定向开发社区服务、绿色能源等新兴岗位。此外,还要严格落实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推广装配式建筑、光伏一体化等绿色技术,推进海绵城市、生态廊道建设,让人民群众在项目建设中既能收获物质红利,更能享受宜居宜业的生态福祉。
二、重任在肩当奋进,使命如磐唯笃行,以更强责任压实项目建设硬任务
“责任重于泰山。”项目建设任务艰巨、责任重大,需要我们层层压实责任,形成人人肩上有担子、个个身上有压力的工作格局。
(一)明确责任分工,构建齐抓共管的工作体系
要建立健全项目建设责任体系,明确各部门、各单位的职责分工,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区发展改革局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组建项目专班,通过周调度、月通报机制,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统筹协调和宏观指导,建立重大问题台账,及时研究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堵点、难点问题。各乡镇(街道)要切实履行属地管理责任,成立项目服务专班,主动对接企业需求,做好项目落地的协调服务工作,包括周边群众沟通、矛盾纠纷化解等,为项目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相关区直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推行并联审批、容缺受理机制,主动做好项目审批、土地供应、资金保障、环境评价等服务工作,形成工作合力。各项目负责人要切实承担起项目建设的主体责任,运用甘特图制定详细的项目推进计划,细化到周任务、日进度,明确时间节点和工作要求,确保项目按计划顺利推进。要建立项目质量安全监督小组,引入第三方监理机构,加强对项目建设的全过程管理,严格控制工程质量和进度,建立问题快速响应机制,24小时内对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判处置,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和安全。
(二)强化调度推进,建立高效运转的工作机制
要建立健全项目调度推进机制,运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项目建设的动态监测和全周期跟踪调度。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季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