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指出:“要加强耕地保护和建设,扛牢粮食安全责任,延伸现代农业产业链条,以城乡融合发展带动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共同富裕。”乡村振兴,不能就“三农”谈“三农”,而是要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以城乡融合发展为带动,不仅能够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动能,更可为构建以城乡互补、工农互促、共同繁荣为特征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筑牢基础。
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提条件。没有完善的体制机制,城乡之间要素难以实现双向流动,将制约城乡经济循环,乡村也就难以实现全面振兴。城乡融合发展不仅指向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的畅通流动。城市文化产业资源与乡村文化有机结合,也能促进乡村文化创新发展。城市优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下乡,更能加快提升乡村人力资本积累,系统提升乡村全面振兴的内生动力,推动乡村共同富裕。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关键在于打通城乡要素流动的通道。为此,须在制度层面进一步破除要素配置障碍,推动“人、地、钱”有序流动、合理集聚。例如,北京德青源的“金鸡产业”模式就展现了资本下乡与农民增收的良性互动。通过“三权分置”改革,地方政府获得项目资产所有权,企业获得经营权,农民享有收益权。这种“产业留在县域、就业留在乡村、收益留给农民”的模式,畅通资本要素流动,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构建了城乡要素平等交换的产业生态,推动了乡村产业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