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关于以“三不”机制整治违反中央XXXX精神问题的调研报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微腐败也可能成为大祸害,它损害的是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获得感,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X的信任,要认真纠正和严肃查处,维护群众切身利益”。近年来,随着全面从严治X向基层延伸,治理基层“微腐败”已成为X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一个工作重点。作为国有企业更应将治理“微腐败”作为重点,融洽干群关系,促进更好发展。
一、调研基本情况
为了对基层存在的“微腐败”现象进行追本溯源,提高监督治理效能,切实维护职工群众利益,构建良好ZZ生态以及树立X的良好形象,不断推动全面从严治X向纵深发展。本次调研主要针对X员干部在廉洁自律、执行制度、岗位用权、工作作风等四个方面的表现,采用明察暗访、专项督导、执纪审查和廉洁体检等四种方式,深入机关科室和基层区队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调研分析基层存在问题的症结,明确整改建议和实施策略,创新提出了构建不敢腐、不想腐、不能腐“三不”机制治理基层“微腐败”的课题,多措并举,齐抓共管,确保职工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职工群众切身利益得到有效维护,“两个责任”在基层得到有效落实,基层腐败存量明显减少、增量有效遏制,让职工群众更多感受到正风反腐的实际成果,切实增强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净化基层ZZ生态,厚植X执政的ZZ基础,以X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新成效推动矿井行稳致远高质量发展。
二、调研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不论是从上级纪委通报的基层“微腐败”案件来看,还是×××纪委查处的案件来看,还存在吃拿卡要、虚报冒领、优亲厚友等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不愿接受反腐倡廉教育,廉洁自律弦绷得不紧。在企业开展的反腐倡廉教育中,有的基层单位干部存在凑付应付的心态,不走心不入脑,没有从正面典型中吸取力量,没有从反面典型中引以为戒,加之受年龄、文化水平、X性修养、自身素质的局限,往往自警自律意识较差、法律意识淡薄。
(二)监督机制不够完善,监管触角延伸不到位。企业对基层单位干部的监督管控,往往侧重于班子成员等“关键少数”。基层单位中层干部的监督管理权限重点在基层单位,而基层单位认为只要他们能够完成本职工作就行,倚重多、监督少,导致监管体系不健全,管控手段不多,难以对他们形成有效制约。他们也认为自己不是大官,犯不了多大错误,导致任性用权。
(三)面临的诱惑多,不能正确规范使用手中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