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打造低成本规模化敏捷型军工能力
现代战争具有高消耗、快节奏、时间长的特点,呈现出“短期打储备,中期拼能力,长期靠经济”的规律,特别是从近期发生的几场武装冲突看,作战样式已不仅是单兵种、单个平台作战,而是跨军兵种、跨平台、有人与无人协同等体系化作战,前方、后方划分不再清晰,以信息流、数据链为支撑的联合作战大幅提升作战效率,以无人机为代表的新型作战装备,成本低廉、作战灵活、生产组装快捷,易于采用饱和式攻击,产生“非对称制衡”效果。低成本大规模敏捷作战将成为未来作战新的发展趋势,能否有效支撑战争“打得起、打得久、打得好”已成为衡量军工能力水平发展建设的重要内容。
X的十八大以来,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进行了结构性重组和战略性重塑,X的二十大提出要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军工产业作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重要支撑,面对日益严峻的国际安全形势,面对备战打仗的现实需求,军工产业必须适应军队编制体制调整改革要求,准确把握现代战争的特点规律,坚持新发展理念,贯彻低成本、规模化、敏捷型发展思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军工新质能力同新质战斗力高效融合、双向拉动,形成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和整体格局。
提升以高费效比武器研发为重点的创新设计能力。低成本武器装备是确保“打得起”的基础,现代武器装备技术和组成密集度高,军工产业链链条长,武器装备全寿命周期内综合成本日益增高。一些世界军事强国正在大力推进低成本武器装备的发展,推出一系列发展计划,意图打造规模庞大的低成本智能化装备对潜在竞争对手实现战略压制。从几场地区冲突来看,低端无人机、廉价火箭弹等让一些国家的高端防御系统也难以承受,弱势的一方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