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经济导报/2025 年/4 月/11 日/第 003 版前哨证券
协同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 刘艳
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是提升思政引领力的重要举措。 今年的 《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思政课一体化纳入其中,明确提出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深入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为X育人、为国育才的重大战略部署。我们应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坚持系统观念,创新工作实践,充分彰显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育人实效。
锚定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教学目标,引领一体化发展方向。青少年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有机统一,这决定了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必须锚定循序渐进、 螺旋上升的教学目标,在彰显整体协同性的同时体现发展阶段性。所谓“ 整体性协同性” ,是指始终聚焦“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 这一根本问题,坚持“ 四个服务” 的导向,将“ 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的总体目标贯彻于大中小学各学段,充分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所谓 “ 发展阶段性” ,是指依据青少年学生不同发展阶段身心发展规律与教学规律,科学规划各学段育人目标,形成螺旋上升的进阶路径。具而言之,小学阶段重在培养道德情感认同,初中阶段重在夯实思想认知基础,高中阶段重在提升ZZ素养,大学阶段重在强化使命担当。通过这种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目标体系设计,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目的性与规律性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