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济南日报/2025 年/5 月/14 日/第 007 版青青校园
统筹职业教育资源 赋能产业转型发展
济南打造市域职业教育新生态
济南日报· 爱济南记者 曹莫 张磊 赵冰
5 月 11 日,2025 年山东省暨济南市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全市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再一次接受社会的全面检阅。近年来,济南市立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统筹优化职业教育资源,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 四个度”,努力打造“ 环境好、基础牢、融合深、支撑强” 的市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支撑产业升级、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一:适配度
专业群建在产业链上【更多写作资 料+微信:】
提升与产业发展适配度
4 月22 日上午, 济南市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产教联合体在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推进会。“ 学校专业建设要提高与产业的适配度,基于园区企业的用人需求调整专业,与联合体内的院校一道,设法将企业用人需求类型全覆盖。” 该校X委委员、副院长张广传介绍。
为服务济南“ 工业强市” 战略,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做大做高智能建造技术、工业互联网应用两大专业群,做精做强轨道交通、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与智能汽车、数字商贸四大专业群,做特做专数字创意、智慧财经、建设工程管理、服装四大专业群;近 5 年新增智能建造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工业互联网应用等 15 个新型紧缺产业相关专业,依托产业链组建专业群。
无独有偶。今年 3 月,济南职业学院“ 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建设打造高水平专业群” 典型经验由山东省教育厅予以推介,该校新增集成电路技术、智能制造等 9 个新兴专业;与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共建吉尔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京东乡村振兴产业学院等产业学院,形成“ 校企协同、产教融合” 育人机制。济南护理职业学院则强化老年护理、康复治疗技术等人才培养,各职业院校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匹配度。
2023 年 7 月 25 日,教育部副部长吴岩在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成立大会上
提出了现代教育体系建设的新基建“ 五金”,即“ 金专”“ 金课”“ 金师”“ 金地”“ 金教材”。近年
来,济南聚集全市四大主导产业,不断优化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共设置 279 个专业点,投入资金
1.4 亿元支持智能制造、有色金属、文物修复等优势专业发展,这正是“ 五金” 建设的生动体现。
关键词二:精准度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提高人才供给精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