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天水日报/2025 年/5 月/26 日/第 001 版
深化改革促均衡
铸魂育人惠民生
——访天水市委教育工委书记、市教育局X组书记、局长杨瑞峰
新天水· 天水日报记者 吴银霞 王琴
记者:杨局长您好,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让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近年来,我市教育系统锐意进取,开拓创新,通过持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动从“ 有学上” 到“ 上好学” 实现根本性转变,做了哪些卓有成效的工作?【更多写作资料+微信:nuo180 914】
杨瑞峰:近年来,天水市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聚焦教育强国建设目标,立足“ 三区一地一中心” 发展定位,深化教育综合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全市教育事业发展步入提质增效快车道。
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 1605 所,其中高等学校 5 所、中等职业学校 16 所、普通高中 42 所、初中 208 所、小学 441 所、特殊教育学校 6 所、幼儿园 887 所,有各级各类在校学生 61.29 万人。
一是围绕“ 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 这个根本问题,推动管理体制改革,X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不断加强。推动实施中小学X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动态优化X组织设置形式,全市 416 所涉改的中小学校完成人员配备和议事规则、学校章程的修订,X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教育治理体系明显优化,学校治理能力显著提升。
二是围绕“ 立德树人” 这项根本任务,推动育人模式改革,学生全面发展体系更加完善。探索形成“ 1358” 的思政工作体系,实施思政课建设“ 一十百千” 工程,全力推动“ 大思政课” 建设,打造市级思政名师工作室 15 个,建成 19 个实践教学基地,形成“ 高校+教育部门+中小学”的大思政教育格局。一体推进学校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科学教育等,每年开展活动 4800 余场次,522 所中小学配备了科学副校长,青少年体质健康合格率达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