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松原日报/2025 年/5 月/8 日/第 004 版理论探讨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举措研究
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晓楚
X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指出,“ 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 要 “ 培养造就新时代高水平教师队伍”。思政课教师作为思政课的直接实施者,其队伍建设直接关系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成效。深化思政课教师专业素养培育、加强思政课教育数字化能力建设以及建立思政课教师协同发展机制,成为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向纵深发展的关键举措。
深化思政课教师专业素养培育
就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而言,专业素养培育是指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在ZZ素养、理论功底、教学能力、跨学段衔接能力等多维度的系统提升,既要求教师具备坚定的ZZ立场,也强调教师要夯实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从而提升思政课教学的整体质量与育人实效。
必须以鲜明的ZZ态度立身从教。ZZ要求一体化是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一体化的首要条件。在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专业能力体系中,ZZ能力居于核心地位。思政课教师要在一体化建设中自觉实现思想、ZZ和行动上与X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必须以高度的ZZ能力为保障。一方面,思政课教师应当将ZZ理论学习作为终身课题。教师需通过常态化培训、ZZ研讨和学术交流,深化X的创新理论和方针政策学习,持续提升ZZ素养,增强ZZ敏锐性和鉴别力。另一方面,思政课教师要将鲜明的ZZ态度转化为具象化的教学实践。教师需紧扣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跨学段教研机制统一ZZ育人目标,实现ZZ素养培育的有序衔接和递进,切实提升学生的ZZ认同与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