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黑龙江日报/2025 年/4 月/25 日/第 008 版专版
数字经济背景下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实践
南宁职业技术大学 刘慕玲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卢彰诚
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数字化转型也在不断深入推进,要求高校思政教育构建具有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课程体系。在革新传统思政课程模式的基础上,重视课程思政建设,培育兼具数字素养与家国情怀的高素质人才。课程思政建设实践必须主动拥抱数字化转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意识、工匠精神等融入专业教学全过程,在守正创新中实现育人实效的跨越式提升。
价值引领与数字素养协同发展
思政教育与数字经济时代特征的深度融合。数字经济背景下的思政教育改革发展,首要任务是理解、把握好数字经济的专属特征,做到以价值为锚、以技术为翼,实现思政教育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从而提升育人实效、筑牢育人根基。价值导向锚定技术伦理: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需要充分发挥价值引领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技术向善的正确理念,在相关专业课程中设置“ 数据安全”“ 算法公平”“ 平台责任” 等议题,通过案例分析和深入讨论,明确数字技术在具体应用场景中的原则与边界,引导学生能够辩证看待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数字素养培育嵌入价值维度:数字经济背景下,需要着重培养具备数字化能力、适应数字时代发展的全面型人才。因此,在确定课程思政建设目标时,必须考虑对学生信息批判能力、数据治理意识、跨文化数字写作能力等相关技能的培养,实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