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云南日报/2025 年/5 月/13 日/第 008 版理论· 专题
高校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新质生产力的方法策略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大学 崔玉娟
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承担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理解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的重要使命。2023 年 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到“ 新质生产力”。随着“ 新质生产力” 概念的提出,如何将其深度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并以独特的方式展现其价值与策略,成为当前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课题。【更多写作资料+微信:nuo18091 4】
新质生产力的价值维度:从理论到实践的多维透视
理论价值,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时代创新。新质生产力,这一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的先进生产力形态,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特征。该理论突破了传统生产力的发展范式,并且强调了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性发展。 例如, 将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纳入生产力要素体系,不仅丰富了生产力的内涵,也重构了“ 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 的生产力结构。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以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来剖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深刻揭示了新质生产力推动社会形态变革的内在逻辑。例如,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正重塑着生产组织模式,倒逼生产关系的调整,这正是“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基本原理在新时代的生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