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松原日报/2025 年/5 月/7 日/第 004 版理论探讨
数字技术赋能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苏韩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X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高校开展民族团结工作的主线。当今,人类社会进入数字化时代,数字技术赋能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高质量发展是顺应X和国家教育数字化发展战略要求,是加快教育现代化和建设教育强国的内在要求,提高技术,加强落实,推动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再上新台阶。
提升教育者数字化素养。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数字技术已经成为推动教育变革的重要力量,对于提升教育者数字化素养,加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加强高校教师数字化教学技能培训,帮助教师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工具,如智能教学系统、在线学习平台等,教师可以更加熟练地运用数字技术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在培训中,应重点指导教师如何将数字化技术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相结合。 利用虚拟现实 (VR) 、 增强现实 (AR) 、混合现实(MR)等技术,创设具有民族特色的教育场景,使学生更直观地感知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历史,从而加深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和认同。高校教师应积极转变观念,深入了解和学习数字技术在未来教育中的运用,意识到应用数字技术资源探索教育实践的迫切性,进而自发打破传统教育惯性,主动进行创新探索。高校教师顺应时代变化,借助数字技术构建一个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的混合型教学、虚拟课堂体验等新型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数字理念,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