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贵州民族报/2025 年/1 月/7 日/第 B01 版理论研究
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情感逻辑
北方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韩雅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指出: “ 历史充分证明,情感上相互亲近是形成和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坚强纽带,各族人民都要倍加珍惜、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人心基础。 ” 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基础与前提,情感认同需从心理学内化角度理解情感认同,内化是指将外在的社会经验、文化和环境因素转化为个体内部的心理过程,其根本是在内化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情感认同,主体在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对客体产生认可的基础上,主体对能够满足自身利益和需要的客体形成正向积极的态度。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各成员发自内心对自己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情感认同,这种情感认同会在内心内化,并外化表现在行为中,体现了各族人民的情感认同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紧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