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微信:dawenge2014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精神文明报/2024 年/11 月/7 日/第 B02 版理论
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提升研究
中国计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赵佳琪
强化思政教育水平是各学校要落实的重要任务。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和推广为学校思政教育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课程思政是指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通过课程教学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实现育才和育人有机结合。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是立德树人工作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条件。各学校应加快培育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通过多个工作维度推动教师落实课程思政理念。
开展课程思政主题培训。 系统的培训是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的基础性措施。 通过培训,教师不仅可以理解课程思政的基本概念和目标,还能掌握实际操作的方法和技巧,从而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其一,学校可以组织课程思政专题培训。专题培训的首要任务在于让教师掌握课程思政的基本理论,包括其定义、目标、实施路径及其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例如,高校可以在马克思主义学院内设置面向专业课教师的“ 课程思政培训班”,由专业思政教师负责讲解课程思政的基本理念;介绍国内外在课程思政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为教师提供理论支持;详细解读相关的政策文件,使教师明确政策导向和课程思政实施要求。此外,还可以导入课程思政案例,带领教师了解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环节中融入思政元素的具体方法。其二,结合专业课程进行针对性培训。课程思政理念强调专业课程与思政元素的统一,在教师培训过程中,学校应根据教师专业特点进行针对性培训,使教师明确专业课与思政教育的连接点。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学校可以从三方面展开培训:一是在理论教学层面,引导教师在讲解电子信息工程的核心理论时引用国内外电子信息领域的先进案例和科技成就,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二是在实践教学层面,引导教师将工程伦理和职业道德等元素纳入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职业素养;三是在跨学科知识融合层面,引导教师在课程中引入跨学科知识,如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思维能力、创新创业意识。其三,持续提升教师自身的思想ZZ素养。学校应鼓励各科教师深入学习马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