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工人日报/2025 年/5 月/30 日/第 004 版
阵地、机制、品牌亮起来
江西省工人文化宫不断开创职工服务阵地建设新局面
江西省总工会
“ 以前下班后没啥好去处,现在工人文化宫就是我的‘ 第二家园’ !能学技能、看演出,还能健身锻炼,生活充实多了。”“ 最近在工人文化宫参加了花艺培训、瑜伽课和摄影课,真的是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的节奏!”“ 想去报名书画班,就在工人文化宫,有想约的吗?” ⋯ ⋯一条条留言在江西各地工人文化宫微信公众号的评论区跳动,每条信息都透露着广大职工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向往和满足。
为实现全省工人文化宫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江西省总工会坚持以职工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聚焦阵地建设、机制建设、品牌建设,统筹推进职工服务阵地向好向优,推动全省工人文化宫探索“ 两性两化” 创新模式,开展工人文化宫“ 点亮” 工作,让职工服务阵地的功能不断完善,服务覆盖面持续扩大,职工满意度节节攀升。江西工人文化宫工作更是连续 6 年在全国相关会议上被作为经验分享,成为工会服务职工的一张亮丽名片。
强化“ 四个中心”,夯实服务阵地根基【更 多写作资料+微信:】
工人文化宫素有职工“ 学校和乐园” 的美誉,承担着职工思想ZZ引领、文化教育、技能提升和优质服务供给的重任,建设好、管理好、使用好和发展好工人文化宫是工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对工会和职工群众而言意义非凡。 那么, 江西各地的工人文化宫是如何充分利用现有的硬件设施,更好地服务职工群众的呢?
依据《江西省总工会关于推动全省工人文化宫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各地工人文化宫在改造建设时注重完善空间功能布局,坚持科学规划、整体布局、拓展功能,一般是按照文化中心、教育中心、健康中心和服务中心“ 四个中心” 的标准进行规划设计。
文化中心建有影剧院、民间小舞台、卡拉 OK 室、棋牌室、歌舞厅等设施,有条件的地方还建设休闲广场、宣传栏、艺术长廊,以及“ 三个精神”、工运史展览厅(馆)等,为职工打造丰富多彩的文化空间。
教育中心设有职工书屋(含电子阅览室) 、多功能厅(演播厅) 、技能培训室、职工课堂和标准教室等,为职工学习知识、提升技能提供便利。
健康中心开放篮球场、羽毛球、乒乓球、气排球、台球、瑜伽、健身馆和舞蹈排练厅等各类
运动场馆,部分还建有游泳馆、足球场,以满足职工进行高强度体育运动的需求。
服务中心设置工会帮扶、救助、咨询、就业、维权、职工互助保障等服务窗口,为职工群众
提供全面的保障服务。
全省工人文化宫通过强化“ 四个中心” 功能,不仅成为职工精神文化生活的主阵地、思想ZZ工作的坚强堡垒,还在职业技能培训与提升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各地工人文化宫一方面借助场馆的优质硬件设施,推动地方特色文化发展;另一方面,坚持需求导向,通过问卷等形式广泛征集职工需求,将其与场馆实际能力相结合,真正做到“ 设施完好、内容优质、线上线下、物尽其用”。
统筹资源,提升阵地承载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