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江苏法治报/2025 年/5 月/20 日/第 001 版
1300 余份家庭教育指导令贯穿案件审理全过程
淮安法院优化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机制
本报特约记者 赵德刚 本报通讯员 梁萌瑜
近年来,针对一些家长因各种原因怠于履行对孩子的家庭教育职责情况,淮安两级法院围绕打造“ 心‘ 淮’ 未来,法‘ 安’ 少年” 工作品牌,结合实际,充分发挥职能,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的家庭教育指导令制度贯穿到案件审理全过程中,不断强化督促父母等监护人对未成年人子女提供更多的家庭教育和关爱,并积极优化未成年人司法保护机制,依法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优化机制 提供精准研判【更多写作资料+微信:nuo 180914】
针对涉少涉家事案件审判比较复杂的特点,为维护案涉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护他们健康成长,淮安中级法院相继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的意见》《心“ 淮”未来 法“ 安” 少年——淮安法院关工工作融入少年家事审判实施方案》等文件,规定涉少涉家事案件要优先立案、快速审理、高效执行;推行本人到庭及审前家庭财产申报制度,便于查清案件事实,固定庭审争议财产范围;将关工工作融入少年家事审判,构建多方联动精准帮扶涉诉未成年人等措施,积极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提供精准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