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微信:dawenge2014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江苏法治报/2024 年/11 月/25 日/第 001 版
探索创新机制 实现精准保护
连云港法院撑起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法治伞”
本报记者 王晓红 本报通讯员 张晓晓 王辉
赣榆法院“ 圆梦平台” 帮助 21 名罪错青少年圆了大学梦,东海法院“ 心语空间” 心理咨询室累计对 132 名涉案未成年人开展心理辅导,全市有 15 名被告人被法院判处不得从事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工作⋯⋯
近年来,连云港法院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充分发挥审判及延伸职能,加强组织引领、创新工作机制、夯实审判根基、注重帮扶救助、深化普法宣教,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全市 5 家法院通过“ 全国维护青少年权益岗” 复核,1 名干警被表彰为“ 全国维护妇女儿童先进个人”,1 名干警被表彰为“ 全国法院少年法庭工作先进个人”。
坚持“ 零容忍” 层层织密未保网
“ 连云港首例!一培训机构教师被判终身禁业!” 2022 年,这样一则消息引起人民日报、环球网等 540 余家媒体关注, 该案适用未成年人保护法, 审结全省首例校外培训机构教师因强制猥亵、猥亵儿童被判终身禁业。该案的审结是连云港法院对挑战法律和伦理道德底线的犯罪行为始终坚持“ 零容忍” 态度、依法从严惩处的一个缩影。
未成年人保护涉及未成年人的方方面面,如何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如何帮助失足少年重获新生?在家事案件审判中又如何减少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创伤?如何敦促未成年人的父母履行好家庭教育责任?一项项待解的问题摆在连云港法院面前。
加强机制保障、严格落实未成年人司法特别程序和特殊保护制度,完善社会调查制度和法庭教育制度、家事案件调解前置制度,加强家事案件中未成年人权益保护,落实从业禁止制度意见,探索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