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写作资料+ 微信: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上海证券报/2025 年/4 月/16 日/第 002 版要闻
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研究所研究员吴亚平:聚焦“ 投资于人”
加大“ 硬投资” 力度
记者 于祥明
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写入“ 投资于人”,强调“ 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并进一步提出“ 推动更多资金资源‘ 投资于人’ 、服务于民生”。近日,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研究所研究员吴亚平。他表示,“ 投资于人” 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投资理念和投融资政策导向的重大调整转变。
“ 投资于人” 与“ 投资于物” 一样需要大量“ 硬投资”。吴亚平表示,实践中,要全面准确把握“ 投资于人” 的内涵,正确认识“ 投资于物” 和“ 投资于人” 的关系,优化配置“ 投资于物”和“ 投资于人” 的资金资源,加大“ 硬投资” 力度,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记者:“ 投资于人”“ 投资于物” 与“ 投资”,三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吴亚平: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一项重要目标任务是促进人的全
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
“ 投资于人” 与“ 投资于物” 一样需要大量“ 硬投资”。任何投资活动或资本形成的最终目的都是服务于人,服务于人的需求和人的发展,投资都要跟着人走。
实践中,人的需求既包括生活需求,也包括生产需求。生活需求既有服装鞋帽食品等产品需
求,也有生育、托育、教育以及文化、旅游、体育、健康养老、公共安全等精神产品和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