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职场中,要尽量少说的一句话
小刘和小顾是同班同学,职业院校的机修专业。
十年前从合肥一起来到了上海,入职了一家生产制造企业,规模还可以,两人是校招过来的。
刚进公司,都成了机修工。
十年时间,弹指一挥间。
当年的小刘,现在已经是工程部的刘经理。
而小顾同学,现在已经是老顾,干了十年的机修工,上个月被公司“优化”了。
说直接一点吧,被裁员了。
我为什么知道这些?
因为这是我曾经辅导过的一家客户企业,做包装制品的,在上海宝山区。
昨晚,公司李总打电话给我,聊公司的近况。
同一家公司,同样的时间,同一个工作环境,同样起点的两个人,十年后,却是截然不同的结果。
工作之初,其实机会是均等的。
但是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永远是留给积极向上、想要进步的人。
曾经,
公司需要选派几个年轻员工进行专业技能进修学习,前提是每周六要上课。
小刘,积极参加。
小顾,不愿意。“每周六都要加班,还没有加班费,而且进修有啥用?没必要!我不参加!”
曾经,
公司因岗位统筹安排,需要挑选几名机修人员考“叉车工作证”。
小刘,积极参加。
小顾,不愿意。“我是机修工作,又不是开叉车,学那个干嘛?”
十年时间,其实还有很多类似的“曾经”……
人在职场,一定要尽量少说这句话:
我不……
我不做,我不去,我不会,我不干,我不想,我不愿,我不听……
年轻的时候,人生如果你把这些话经常挂在嘴边,基本上都会一事无成。
如果你经常用“我不…”来造句,你的人生就会失去很多的机会,久而久之,你也终将被社会所抛弃。
当然,你会说,我不做也会少了很多的风险。也许吧,留在港口的小船最安全,但那不是造船的目的。
绝大部分人在职场的成功,就是敬业+专业的结合,态度+能力的互补。
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我们碰到的80%的问题都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态度问题。
在职场中尽量少说“我不会”,多说“我试试”。
因为在企业老板或者上司的眼里,你不会你可以学,没有人天生就会,那些会做的人也是不断学习、慢慢学会的。
有哪个企业喜欢招一个整天说“我不会”的员工呢?
如果你是企业老板,你愿意招聘这样的自己吗?
关键是有没有一颗学习的心。
学历只代表现在,学习力才是代表未来。
你的一句“我不会”,其实背后反映的是你排斥学习、拒绝成长,而一个人一旦丧失了学习力,那么始终会被社会所淘汰。
所以,
很多时候,不是工作不好找,是你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态度决定了你的工作不好找。
这个世界上,真正的天才是非常少的,很少有人是天赋异禀。
大多数人的成就,都是靠积极主动、投入足够多的时间,刻意练习、慢慢沉淀的结果。
不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人生还是要积极主动一点,很多时候,你想要的结果都是你自己争取来的,你自己才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贵人。
一个人,凡事找外因,十年都是老样子;
一个人,凡事找内因,每天都是新希望。
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