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提拔,一定要先上车,再调整姿势
鸭哥见过很多体制内的小伙伴,业务能力强,做事也靠谱,但一到提拔的关键时刻,就犹豫不决。
提到基层,每天通勤多两个小时,怎么办?
提拔的岗位,收入不如现在多,工作量还翻倍,怎么办?
自己德不配位,上去后干不好、出洋相,怎么办?
鸭哥只想说,大可不必。
体制内有个很现实的现象:
只要你坐上那个位置,资源、人脉、经验自然会向你靠拢,很多你担心的问题,自会有人帮你解决。
因为,你的位置,决定了资源的流向。
而且,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提拔的机会是可遇不可求的,天时地利人和,缺一样都不行。
很多人总想着“等准备好了再争取”,结果机会被别人抢走;也有人觉得“条件不成熟,上去也干不好”,结果一辈子在底层打转。
真正能上去的人,通常不是最完美的那个,而是最敢的那个。
再举一个商业领域的例子。
大家都知道,早期的淘宝页面丑,支付流程麻烦,那阿里为什么不等一切打磨完美了再上线?
因为团队成员太过清楚:你在这边精雕细琢追求100分,你的对手可能已经用一个60分的产品,占领了用户的心智。
这在战略上叫“机会窗口”。
任何一个商业机会,市场窗口期就那么几个月。一旦错过,就永远错过了。
如果你能用60分的版本跑起来,那就先跑,路上再慢慢迭代,这才是抢占先机的王道。
体制内更是如此,一步慢,步步慢,错过一次提拔,可能就得再等三五年,甚至一辈子卡在某个层级。
所以,别犹豫,先上车,抢占位置;再调整姿势,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