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在2025年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调度部署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晚上,市委、市政府召开这次全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调度部署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分析当前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对照上级要求和群众期盼,查找问题短板,压实各方责任,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再落实。刚才,相关单位汇报了问题整改和工作进展情况,通报了当日督查发现的具体问题,讲得都很好,点出了要害,也提出了措施。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必须抓紧抓好的“一号工程”。全市上下要深刻认识到,这项工作不是一时之举,而是一场需要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的持久战。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现在已是2025年10月下旬,距离年底只有两个多月时间,各项工作已经到了决战决胜的冲刺阶段。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容不得半点松懈和迟疑。必须以“问题全部清零处理”为标准,以迎接考核评估为契机,全力以赴,确保交出一份让群众满意的高分答卷。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历史性成就,清醒认识严峻复杂的新形势
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我市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全市累计实现575户1398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78%降至动态清零“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得到全面解决,贫困地区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各级X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顽强拼搏的结果,为我们今天的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更要清醒地看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依然艰巨繁重。当前,我们的工作重心已转向防止返贫和促进发展。过去未脱贫的7户21人“硬骨头”虽然已经全部清零但发展基础依然脆弱。从近期督查和各镇、各部门的汇报情况看,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不容忽视:一是返贫致贫风险依然存在。部分脱贫户的家庭收入来源单一,抵御风险能力较弱,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返贫的概率较高。当前,全市纳入动态监测范围的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还有一定数量,对他们的监测和帮扶措施是否精准、及时、有效,直接关系到巩固工作的成败。二是产业带动能力有待加强。部分扶持产业规模小、链条短、效益低,同质化竞争现象突出。一些特色种养业项目,在技术、市场、品牌等方面还存在明显短板,“旅游+特色经济”的融合深度不够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与脱贫户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够紧密,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完全形成。三是政策落实存在“温差”。一些惠民政策在传达和执行过程中存在衰减现象,个别干部存在松劲歇脚、麻痹厌战的思想,工作标准有所降低。比如,在人居环境整治、档案资料完善、项目资金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细节不实、不精、不细的问题。这些问题,看似小事,却直接影响工作成色和群众的获得感。四是内生动力激发不足。少数脱贫群众“等靠要”思想还未彻底根除,主动发展的意愿和能力不足。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的力度还需加大,如何有效激发群众依靠自己双手创造美好生活的主动性,是我们必须持续破解的课题。这些问题,既有客观因素,更有主观原因,反映出我们的工作还有差距。全市上下必须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见叶知秋的敏锐,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应对措施准备得更周全一些,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