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安徽日报/2025 年/6 月/4 日/第 012 版X媒云 农信融
安徽农信助力江淮“ 土特产” 培优壮大——
以金融之笔勾勒产业富民“ 皖美画卷”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白云磊 李晓磊
2024 年 10 月 17 日至 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指出,大力发展特色、绿色农产品种植,推动乡村富民产业升级,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今年省委一号文件聚焦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就推动乡村富民产业升级作出具体部署。,会员享受50万+最新公文 资料,日日更新
安徽农信立足我省各地特色和资源禀赋,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持续加大对乡村富民产业信贷支持力度,“ 贷” 动一大批“ 土特产” 叫得响、卖得旺,一条条特色产业延链条、增效益,用金融之笔描绘出一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 皖美画卷”。
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4 月末,安徽农信系统涉农贷款余额达 6283.11 亿元,份额约占全省四分之一。
在“ 土” 上做文章助力特色农业发展
安徽地处江淮之间,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地貌多样,特色农产品资源丰富,是农民增收致富
的重要渠道。
近年来,怀宁蓝莓、怀远石榴、砀山梨、长丰草莓、霍邱鹅肝⋯⋯越来越多的安徽“ 土特产”走出乡村,挺进更广阔的市场,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这些“ 山土货” 爆火出圈的背后,则活跃着农商银行人奔走的身影。
“ 当露天蓝莓刚采摘,大棚蓝莓早两个月就上市了。” 5 月下旬,在安徽波波果业有限公司的智能温室大棚内,总经理陈金龙一边用手机查看基质酸碱度,一边介绍着蓝莓“ 住进” 大棚带来的好处。
同以往露天种植不同,智能温室大棚依托 5G 智慧农业平台,各类传感器精准捕捉棚内温度、湿度等数据,实时汇入云端,为蓝莓提供稳定的生长环境。
“ 过去这 600 亩土地贫瘠,靠种植传统农作物效益低。在怀宁农商银行 500 万元的资金支持下,我引进了 5G 蓝莓智能温室大棚技术,产量比传统种植方式翻一番。由于上市早,价格也有了保障。” 陈金龙兴奋地说。
针对蓝莓种植投资期限长、种植户有效资产少的难题,怀宁农商银行组建调研小分队,走访
100 多家蓝莓种植户、企业和蓝莓协会,结合当地政府产业发展规划,出台蓝莓产业客户贷款精准营销实施方案,通过单列信贷计划、落实办结时限、减费让利等举措,畅通产业发展融资渠道,截至 5 月 20 日共发放蓝莓产业贷款 1.26 亿元。
小小蓝莓果,成长为富民大产业。怀宁全县种植蓝莓 9 万余亩,是长三角最大的县级蓝莓种植区,预计 2025 年蓝莓产业产值有望突破 100 亿元。
在发挥“ 土” 的优势同时,也要叫响“ 特” 的品牌。位于大别山北麓的霍邱县,去年因为鹅肥肝着实在网上火了一把,很多网友诧异: “ 原来普通人眼里价格昂贵的法式鹅肝,竟是产自安徽霍邱的‘ 土特产’ 。”
借助这波流量,当地不少养殖户趁机加大投入。 “ 扩大养殖规模,资金是最大的障碍,农商银行不仅给我发放了 200 万元贷款,还帮我们扩大销路,现在一年能赚 100 多万元!” 孟集镇养殖大户朱仁元说,“ 有了农商银行的支持,现在底气更足了。”
第 1 页 共 4 页
经过 20 年的发展,朗德鹅养殖加工成为花园镇、孟集镇、长集镇等霍邱县 10 多个乡镇的特色产业,与朗德鹅产业相关的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达 200 多家,注册商标上百个,实现年产值近 20 亿元,带动就业超过 5000 人。霍邱农商银行创新推出的“ 金鹅贷”,到今年 4 月末,已向 182 户养殖朗德鹅、鹅肝加工类客户发放贷款 364 笔、金额达 8200 万元。
如何盘活地方“ 土特产”,关键要看经营主体。
近年来,省农信社通过开发专用信息采集工具,指导全省 82 家农商银行万名员工全面走访对接,为各类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建立“ 信用档案” 并评级授信,提供生产经营发展“ 备用金”。目前,信息采集已基本实现全省覆盖,贷款余额达 478.3 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