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宝鸡日报/2025 年/6 月/12 日/第 006 版科技创新
四链融合铸就硬核实力
——国核宝钛锆业股份公司高质量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 鲁淑娟
在核电这一清洁高效能源领域,核级锆材作为包裹核燃料的“ 安全铠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长期以来,我国核级锆材依赖进口,成为制约核电规模化、自主化发展的“ 瓶颈”。
2007 年,一家以“ 核级锆材国产化、自主化” 为使命的技术创新型企业——国核宝钛锆业股份公司(以下简称“ 国核锆业”)诞生于渭水之滨。十多年来,国核锆业始终锚定“ 核电强国”目标,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构建起“ 创新链突破技术壁垒、产业链夯实产业根基、资金链激活创新动能、人才链筑牢发展支撑” 的全链条生态体系,成功破解核级锆材“ 卡脖子” 难题,在核电关键材料领域实现从“ 跟跑” 到“ 领跑”,成为保障国家核电安全和推动行业发展的核心力量。,会员享受50 万+最新公文资料,日日更新
从“ 跟跑” 到“ 领跑” 的技术革命
清晨,阳光洒进国核锆业管材厂轧制车间,一根根银灰色的锆合金管材泛着冷冽的光泽。这些直径数厘米的管材看似普通,却是核电站反应堆中用来直接装载核燃料的关键结构材料,与核反应堆堆芯的安全稳定运行密切相关。
与此同时,在千里之外的山东海阳核电站,国核锆业自主生产的国产化核级锆材正默默守护着核反应堆的安全。当阳光掠过黄海之滨的反应堆穹顶,这些源自宝鸡“ 中国钛谷” 的管材,正以自主科技实力书写着中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突破“ 卡脖子” 困境的创新故事。
谁能想到,就在十余年前,我国核电站所用锆材几乎全部依赖进口,而且没有自主知识品牌
的高性能锆合金,这成为我国核电发展的一大障碍,也是影响我国能源安全的关键环节之一。
国核锆业从落地宝鸡起,就肩负着掌握关键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实现核级锆材国产化、自主化的历史重任。十多年来,从翻译外国技术文献,到突破“ 锆合金均匀化熔炼” 等技术难题,从建立完整可靠的质量保证体系,到主导制修订国际标准,国核锆业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之路,取得了一项项科技创新成果。
“ 公司目前已申请专利 180 余项,授权专利 86 项,其中发明 51 项,多项技术成果填补了国内锆合金加工技术的空白。 ” 国核锆业创新中心负责人高博介绍说,在技术研发方面,国核锆业推行“ 揭榜挂帅”“ 尖刀班” 等科研组织模式,激发了全体员工的智慧潜能和创造活力。通过这些创新举措,公司取得了一大批“ 含金量” 很高的科研成果。公司在核电用锆合金材料自主化开发、锆铪分离关键技术、高质量轧制等方面均取得重要研制成果。在重点产品、重点工序及检测技术等方面产生各类成果 60 项,成果转化率达 100%,重点科研项目 Zr-Sn-Nb 合金等科研项目完成了产业化应用。公司承制的 SZA 系列锆合金辐照考验良好,陆续完成相关方鉴定,具备工程化保供能力;研制的铪材检测及锆合金气体检测标准样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成为行业标杆。
锆合金的研发,基本上要通过多次不断的试验与研发才可以走向市场,一般是以母合金为基础,设计出多种优势锆合金成分,通过克、公斤、吨和工业级四步筛选,最后进行交货应用。“ 业内权威专家表示,研发出一种新的锆合金至少需要 30 年时间,而我们只用了 15 年时间就推出了SZA 新锆合金。” 高博骄傲地告诉记者,该专利是我国自主研发、自主设计的锆合金专利技术,目前正在进行入堆测试,具有行业颠覆性。
2021 年 2 月 9 日这个日子值得铭记:由国核锆业主导制修订的国际标准 ISO10270:2022《金
第 1 页 共 3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