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冶金报/2025 年/7 月/29 日/第 008 版风采
三重挑战下的钢铁突围
——中冶京诚助力河钢集团三大基地锻造绿色智能新质生产力纪实
本报通讯员 郑洵
在全球钢铁行业深陷“ 政策调控深化期、绿色智能攻坚期、供需格局重构期” 的三重变局之际,中国钢铁企业正经历一场关乎生存与未来的深刻蜕变。政策端,“ 双碳” 目标指引在前,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步步紧逼,环保约束持续收紧;技术端,绿色低碳与智能制造成为决定生死存亡的核心竞争力;市场端,高端化、定制化需求激增与产能结构性过剩并存,供需格局剧烈重塑。
面对复杂挑战,“ 稳中求进、以新提质” 成为钢铁行业共识。作为“ 冶金建设国家队” 排头兵,中冶京诚以深厚的技术积淀与前瞻视野,深度赋能河钢集团旗下多个基地的转型升级,以“ 唐钢新区”“ 石钢新区”“ 宣钢氢冶金” 三大标杆工程,为中国钢铁业在变局中突围提供了极具示范价值的实践路径。
唐钢新区:临海梦工厂,全流程优化的绿色智能典范
面对钢铁产业向沿海布局的国家战略调整与京津冀环保高压,河钢唐钢新区搬迁至乐亭沿海,绝非简单的产能平移,而是一场由中冶京诚主导的、面向世界级现代化标准的全流程再造——
高端定位引领产品突围。 在该项目设计之初,中冶京诚团队便紧盯 “ 绿色化、 智能化、 品牌化”建设目标,深入开展市场调研,锚定高端市场缺口,助力工程聚焦“ 高端汽车板、高品质酸洗冷轧基板、优特钢长材” 三大方向,精准对接下游产业升级需求,避免同质化竞争。在此基础上,中冶京诚运用最新的钢厂动态精准设计、集成理论和流程界面技术,采用 230 余项前沿新工艺、130 多项钢铁绿色制造技术,实现工艺全流程覆盖,打造环保绿色化、工艺前沿化、产线智能化、流程高效化、产品高端化的世界级现代化沿海钢铁梦工厂。
绿色化贯穿全流程血脉。在该项目设计中,中冶京诚一是源头控制,布置 C 型贮矿料场、120米圆形贮煤料场,采用全封闭智能环保料场,从源头上抑制无组织排放;二是工艺革新,布置 2 台 360平方米烧结机、 2 台 760 平方米国内最大的球团带式焙烧机,应用烧结烟气循环、 高比例球团冶炼、高效转炉自动炼钢等绿色制造技术;三是末端治理,布置活性焦、SCR 装置,配置先进脱硫脱硝、除尘设施,污染物排放指标全面优于国家超低排放标准;四是资源循环,实现工业废水全循环利用、城市中水作为补充水源,除尘灰、脱硫脱硝产物、高炉水渣、炼钢钢渣等固体废弃物 100%资源化利用。
智能化赋能高效精益。中冶京诚引入数字孪生工厂、智能“ 无人化” 料场、全自动检化验系统等创新技术,运用钢厂动态精准设计与流程界面技术,实现该项目总图布局的紧凑、生产流程的顺畅、功能分区的明确,最大程度地控制物料在钢铁厂内的加工全过程折返、迂回,避免重复搬运,使其耗用时间最少、动力消耗最小,产生的无组织排放最少。最终,确保物质流、能源流、信息流的“ 连续化、简约化、紧凑化” ,总图用地指标仅为 0.53 吨/平方米,达到同级别钢铁企业的领先水平。
集成优化成就卓越效益。该项目投产后,年经济效益颇丰,其中协同管理效率提升贡献度近60%。环境效益同样瞩目,年减排粉尘 125.7 吨、SO2440 吨、NOx628.6 吨,CO2 排放总量减少 296万吨/年。凭借优质的运行成果,该项目最终荣获“ 国优金奖”“ 冶金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成为世界级现代化沿海钢铁基地的中国样板。
石钢新区:电炉短流程,特钢“ 梦工厂” 的精益智造革命
第 1 页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