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江苏经济报/2025 年/6 月/27 日/第 T08 版理论
基层治理中情感联结策略的优化路径研究
——以群众认同感提升为视角
盐城市大丰区信访局 阮绍军
引 言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统筹推进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基层治理是在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的日常公共事务应对过程中,基层X组织、政府、社会组织、个人等主体,在X组织的领导下以协同合作的方式有效调处公共事务、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
基层治理成效并非只由制度和资源所左右,更借重群众认同感的培养,目前治理实践中显现出情感回应短缺、关系黏合度缺失等问题,导致群众参与热度不高、信任根基薄弱。情感联结作为推动认同产生的关键机制,可实现润滑治理关系、推动社会协同的功能,就情感联结策略的优化路径展开研究工作,有利于打破认同缺位的困局,助力治理向富有温度、充满互动、引发共鸣的态势发展。
一、基层治理中情感联结的现实价值与机制逻辑
(一)激发治理互动中的心理共鸣
情感联结作为治理进程里的非正式机制,可对制度刚性的不足加以弥补,为治理行为增添亲和力与人情色彩。在诸如社区服务、矛盾调解的场景里,情感投入推动干部跟群众的信任构建,提高沟通效能与接纳水平,为治理实践添加柔性动能,增进群众在心理层面的认同与情感联结。
(二)构筑群众认同的深层支点
认同一般由情感体验引发,而非制度的宣告,借助贴近群众的语言风格、回应生活琐碎等途径,以情感联结让群众体悟治理的热度,平时的情绪响应、情感支持能有效减轻怀疑与不满,驱动个体在心理范畴认同基层组织的存在价值与服务意图,以此稳定认同体系。
(三)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路径